借贷协议法律责任约定不明确的,双方协商后可以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发生争议时,申请法院进行判决也可以。
一、买卖合同未约定付款时间怎么办?
买卖合同未约定付款时间的,可以制订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还是不能确定,债务人随时可以付款,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对方付款。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第五百一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二、补充协议签订日期要求
合同补充协议签订时间没有要求。可以随时签订。在合同签订后需要签订补充协议的情况有两种:
1、是合同中未约定的事宜,需要进行补充约定;
2、是合同中约定的事宜经双方协商认为需要进行更改。
如同时为了以上两种情况的需要而签订补充协议,则应分别在补充协议中说明两者约定的效力。因此,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务必要在签订补充协议时,明确约定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之间的效力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三、离婚后补写的协议有效吗
由于实际情况不断变化,很多夫妻离婚后都会填写离婚协议书,增加、减少或改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是诉讼离婚。协议离婚的,经双方协商同意离婚后签订补充协议。只要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经双方签字、按指纹、写明日期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诉讼离婚,那么对于想要变更的离婚判决,双方也可以在离婚后签订补充协议,并签字必须注明日期。
-
借贷协议如何约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383人看过
-
合作协议是否要明确违约责任
347人看过
-
非法借贷责任与法律惩处
254人看过
-
明确不公平合同的法律责任
52人看过
-
明确了各方法律责任
325人看过
-
责任不明确
275人看过
协议离婚,又被称作登记离婚或者合意离婚,是日常生活中较常适用的一种离婚方式。协议离婚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在达成合意的条件下,共同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解除原有的婚姻关系。... 更多>
-
高空坠物砸伤怎么处理如何明确法律责任?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031、高空坠物砸伤责任这么明确:高空坠物砸伤人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明确法院如何处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7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明确可由双方协议处理。原、被告在民政部门就离婚及离婚后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所达成的协议,均系真实意思表示。“共同财产分割已完毕”,既反映双方处理财产的合意,又表明该合意已实际履行,且未发现此项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对当事人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原告主张分割财产并非离婚时被告隐
-
租房协议未明确违约责任是否需要赔偿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26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迟延履行并约定违约金。如果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仍未能履行债务,则当事人可以要求
-
离婚协议书:明确夫妻无债务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09男方和女方于某年某月相识,某年某月某日在法定程序下登记结婚,婚后于某年某月某日生育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由于夫妻感情破裂,已经没有和好可能,经过夫妻双方自愿协商,订立了以下离婚协议: 1. 双方自愿离婚。 2. 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 儿子或女儿由女方抚养,随同女方生活。抚养费(包括托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由男方全部负责,男方应于某年某月日前一次性支付金额为元给女方作为女儿的抚养费(男方
-
民法典明确了离婚协议欺诈的举证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23若要证明自己当时意思表示不真实或遭受欺诈,可以提供相关事实证明材料,例如交易凭证或其他证据。这些证明材料都是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只要能证明当时自己意思表示不真实或受到欺骗,证人证言或其他事实都可以被视为证据。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但必须确保这些证据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