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原则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公序良俗、绿色。平等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人人平等,宪法原则的体现,是对所有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的平等保护。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公平是以利益平衡为价值判断标准,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标准。绿色原则有利于缓解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法处理。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
论述民法的平等原则
民法的平等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这既包括主体的主体资格平等,也包括在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地位平等,各自独立;
2、民事主体平等地依法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
3、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的平等保护;
4、民事主体的责任平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同等原则对等原则概念
108人看过
-
了解民法的概念和原则——最新版本。
328人看过
-
民间借贷法律法规概览
479人看过
-
刑法量刑原则的概述
292人看过
-
近因原则概述
399人看过
-
违法所得认定原则概述
221人看过
宪法解释原则主要有:恪守宪法精神原则。 宪法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物,它一般都是通过宪法基本原则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而且这些原则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影响。 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始终恪守并维护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而不能与之相悖。因此,恪... 更多>
-
一、高级人民法院一审案件概览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以及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
民法基本原则与民法的规则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31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包括一)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二)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三)自愿原则(四)公平原则(五)等价有偿原则(六)诚实信用原则(七)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原则(八)社会公益原则
-
白沙县会车车祸认定原则一览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26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 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为与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估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
劳动法原则的概念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3一、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 1、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2、劳动是公民的权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 3、劳动是公民的义务 4、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5、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
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8行政法概念: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3.越权无效原则.4.信赖保护原则.5.比例原则.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1.正当法律程序原则.2.行政公开原则.3.行政公正原则.4.行政公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