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涉及违法行为比较严重。被约谈可能有三种情况:一、通过评估发现,企业的税负变动异常,或税负率长期低于同行业水平。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税负率,其中又分为增值税税负率和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如果你的企业长期低于这个数值,那么,可能就会引起专管员的注意。二、企业没有进行正常的申报三、发票的相关数据存在异常。
电子税务局变更法人怎么操作
电子税务局变更法人操作流程:
1、带齐资料到公司注册地所管辖的工商部门办理执照变更,问受理后5-10个工作日后领取新法人代表的执照;
2、带齐资料到质量监督管理局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变更,受理后2-3个工作日后领取;
3、到税务部门变更登记证,这里涉及到一个股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的答问题,需要向地税部门申报和缴纳所得到股权的股东的个人所得税,还有必须出具新股东和法人的新验资报告版;
4、最后变更公司基本户,变更公司法人的预留在银行的印鉴和公司资料。
需要的资料如下:
1、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原件;
2、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和复权印件;
3、新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一式两份的税务登记变更表;
5、经办人身份证。
公司变更登记是指公司改变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企业类型、注册资本、营业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登记。
变更登公司变更登记程序:
1、受理审查;
2、核准;
3、领取执照办理其他证件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
税务局要约谈法人吗
150人看过
-
法院对被执行人进行约谈的意义
158人看过
-
税务局收红包现象严重
244人看过
-
税务总局对跨境增值税免税办法进行解读
75人看过
-
税务局是否真的严格核查业务?
432人看过
-
税务局进行账单核查,是否会对账户产生影响?
444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县级税务局是否可以对欠税企业进行破产申请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21、《企业破产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从文义解释上看,该规定既未明确授权,亦未明确将税务机关排除在企业破申请的主体之外。在破产法领域,税务机关作为税款债权的申报主体,而非行使税收征管职能的公法人,此时,它同私法人在民事财产法律关系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受《企业破产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约束。因而,税务机关具有企业破产
-
税务约谈法人一定要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18税务约谈法人一定要去。企业需要注销的,要到税务局清缴注销之前所欠的税款的,去税务局交在注销之前需要结清的应纳税款、多退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结清应纳税款、多退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
新刑法是否对职务犯罪进行严厉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30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多种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腐败制造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对经济建设和政局稳定起着破坏作用,使国家和人民身受其害。当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的今天,反腐败斗争是关系
-
税务局对自然人股东进行股息分红税率是多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05股东分红是否纳税问题再《个人所得税法》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依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所以,此项所得没有费用扣除额,因此即使1块钱也是需要纳税的。对个人股东从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红,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
税务局是否具有行政强制法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3税务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条的规定,行政强制分为两大类:一是行政强制措施,二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包括五种:(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