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不能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如下: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民族自治地方有哪几种情形
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包括4种情形: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可以以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区域设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该地方的民族分布状况。
-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99人看过
-
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
65人看过
-
各级民族自治地方都有权制定什么
421人看过
-
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如何规定?
150人看过
-
民族自治地方怎么减税
364人看过
-
民族自治地方能全部适用刑法规定吗?
486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更多>
-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0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决定自治地方的企业所得税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
民族自治地方有立法权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1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特点,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单行条例或者规定。
-
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0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是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