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分析通常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投资渠道入手,分析不同资产类型的价值特征及其不确定性;二是从风险发生的动因入手,分析来自系统内外的风险触发因素。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必须将投资渠道和风险动因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便更准确地定位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本文通过三个步骤,建立起保险资金运用过程的风险识别矩阵,以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风险;定位矩阵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保险资金运用的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渐扩宽,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截至目前,保险公司主要的资金运用渠道可以分为: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基金、股票、基础设施。
1.银行存款
保险资金投资配置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例最大,中国保监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银行存款为5667.3亿元,占比为35.85%。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投资银行存款,意味着保险业从居民储蓄中分流出来的资金一半以上又回到了银行,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国债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保险的盈利可能会随其产品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并带动股价上涨,这有可能提高股票投资收益。
4.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主要指由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可能性。经营涉外业务的保险公司在接受国际运输保险、国际再保险等业务时,是以外币为收费币种,因而必然承担着汇率风险。影响汇率变动的一般因素有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国际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具体说来包括国家黄金与硬通货的储备数额、国际贸易的收支情况、利率水平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以及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等等。所以当投资者投资于外币形式发行的有价金融证券时,除承受与本币投资相同的风险外,还要考虑与另外一种货币兑换的额外风险。
5.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证券市场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投资资产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对保险公司影响最直接的经济环境风险。如经济周期特征、行业结构调整、金融市场制度变化、投资者心理波动、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调控措施等都会带来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显著特点是很难通过证券组合的策略来消除或者降低,风险预测的难度较大,尤其是股市价格变化莫测,而风险一旦形成往往带来严重损失,因此需要在投资过程中密切关注市场风险。
(二)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受具体的投资资产特性制约,与投资品种类别、资产选择方式、投资运作流程密切相关。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保险公司因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不一致,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保险公司为了满足最低限度的赔偿和给付及财务稳定的需要,资产必须保证最低的变现力,否则将会导致流动性负债超过流动性资产,产生流动性不足。当现金不够支付时就产生了流动性风险,这时就要以低价变卖一部分资产,如未到期债券或到市场上临时筹集高成本的资金以应付给付之需,从而给企业的稳定经营产生严重影响。流动性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二级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投资工具的流动性。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合同签约者不能按事先约定履行其责任及义务的可能性。在投资活动方面,如果保险公司持有债券的发行人经营状况恶化,信用评级降低,则公司持有的相应资产价值将大幅下降;如果保险公司购买的债券不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将引起一系列不利于其财务状况的恶性反应,非常严重时将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保险公司的破产。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管理者的投资政策不当或投资业务执行者因自身原因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管理层在投资决策上的偏差或失误所造成的风险,在市场信息缺乏、决策时间紧迫时,这一风险很可能发生,同时决策风险与决策者自身管理能力、管理经验、洞察力等的局限也有很大关系。其二是行为风险,是指投资业务执行者的能力、道德、品行等带来的风险,行为风险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专业判断不足、甚至经济犯罪,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识别矩阵
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必须将投资渠道和风险动因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便更准确地定位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下面通过三个步骤,建立起保险资金运用过程的风险识另U矩阵。
(一)在投资渠道的风险管理中细化动因
细化风险动因,是各投资渠道进行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对不同投资渠道而言,带来投资收益波动、造成潜在损失的风险动因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各个投资渠道必须重点关注与本渠道关系密切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等的变化,并对内部实施有效的风险监控措施。
(二)在风险动因的分析申明确渠道
在风险分析和量化过程中,明确某一特定风险动因对各个投资渠道的影响,是进行投资风险管理的实务要求。不同的资金运用渠道,对操作者的知识结构、交易技能提出了具体要求,风险控制的措施、方法也各有特点。保险公司投资部(或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构架通常也是按投资品种的不同来设置,以实现专业化的投资运作。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将资金运用渠道作为风险识别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明确风险控制的责任,落实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三)形成风险定位矩阵
在上面两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风险量化程度、现有风险控制制度等,综合得到保险资金运用中的风险定位矩阵(见表1)。
横向来看,表明了每一渠道可能引发损失的风险要素以及需要关注的程度,各投资业务部门依据此矩阵可以明确日常投资活动中需要留意的风险事件,加强风险的自我控制。纵向来看,当风险触发事件发生时,公司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迅速定位受到影响较大的资产类别,明确风险控制的范围和重点,及早采取风险规避措施。
在本风险定位矩阵中,投资渠道被分为七类,风险动因有八种,因此可以定义此风险矩阵为
共有7×8=56个风险元素。进一步地,公司还可以对每一风险元素做更为细致的风险分析,明确并落实相应的风险责任,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
外贸运输途中风险和保险分析
486人看过
-
VC投资的主流模式—风险投资基金
479人看过
-
借鉴美国风险投资公司运作模式
66人看过
-
BOT融资方式及其风险分析
86人看过
-
养老保险支付责任模式分析
481人看过
-
各国农业保险模式分析探讨
380人看过
-
税收风险实行"统一分析,分类应对,上下联动"的管理模式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30实行“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管理r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法,就是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形成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任务下达、应对处理和评价监督的闭环管理系统,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递进式的风险管理策略。“统一分析”,就是由风险分析监控部门通过对涉税信息分析比对,识别可能存在税收流失风险的纳税人,进行风险等级排序后推送至任务应对环节。“分类应对”就是由相
-
风险投资运作分几步进行风险投资运作流程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2风险投资的运作包括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阶段。 1、融资阶段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通常,提供风险资本来源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大公司、大学捐赠基金、富有的个人及家族等,在融资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投资者和管理人(风险投资家)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关系安排。 2、投资阶段解决“钱往哪儿去”的问题。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项目初步筛选、尽职调查、估值、谈判、条款设计、
-
拖欠的模式分析?福建在线咨询 2021-07-30关于债权债务清理各个企业都曾经做过很多方面的探索,通过分析不良债权的现象,也就了解了其他企业拖欠款项的手段,简单描述可以分为一下几类: 1、采用采购、加工、销售分立经营的模式,各自成立法人单位对外承担责任,让企业债务停留在采购环节,并且设立多个采购法人单位,避免短时间内债主蜂拥而止。目前许多集团化经营的企业多采用这种方式。 2、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迫使供应商压低身价进行合作,对结算以及资金占用作出不
-
如何解释风险代理模式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8风险代理是指委托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委托诉讼代理,委托人先支付较少的代理费或不支付代理费,案件执行后委托人按照执行到位债权的一定比例付给代理人作为报酬。如果败诉或者执行不能,代理人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债权一旦执行到位,被代理人将按照约定的高额比例支付给代理人,对双方来讲都存在一定风险,所以称之为风险代理。
-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风险防范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28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认识不清,防范措施不得力。经过对融资风险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风险的有效防范并非哪一个经济主体能够独自完成的,必须借助国家政策、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努力,通过与融资相关各经济主体乃至社会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效的防范机制,同时针对不同的风险和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靠的防范措施。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走高科技发展的道路,努力做到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