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是否构成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3 03:50:16 438 人看过

在我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安乐死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

(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三)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

一、安乐死的种类包括了哪些

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

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

不作为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作为的安乐死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

(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三)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现在,世界上只有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实行了非犯罪化。

二、安乐死怎么处理

在我国,救死扶伤是公民的道义责任,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应尽量给予医务上的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以减轻其痛苦。人为地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还难以得到一般国民的认同;即使被害人同意,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特别是在法律对实行积极的安乐死的条件、方法、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安乐死所产生的其它一系列后果不堪设想。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5日 04: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申请安乐死是否有风险?
    不能申请安乐死。当前法律上没有许可。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宣告无罪。可以在量刑时从宽处罚。误认注射药物医疗纠纷与安乐死1、如何看待误认注射药物引起的纠纷由于医务人员的粗心和疏忽,在临床实践中误认注射药物而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药剂的误认多见于药剂种类的误认和注射量的误认。注射药系直接注入体内,静脉注射则更直接作用于主要脏器。特别是最近因药品种类、数量的增加,如不细心,则有误认的可能。常见情况有护士按经治医师的处方笺为患者静脉注射时,未确认注射液容器上贴附的标笺,以至致死,构成过失致死之罪。或经治医师的辅助者有违反注意义务过失,护士也有过失,出现过失的复合,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2、如何看待安乐死安乐死,是指对于身患绝症,治愈无望,或者处于难以忍受的极度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病人,应其要求,
    2023-07-08
    113人看过
  • 安乐死是否被允许实行?
    安乐死目前在我国是不合法的,当前我国法律不承认安乐死,所以在我国帮助别人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会成立故意杀人罪,要承担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十二周岁的人皆可以构成;4、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故意有以下情形: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总而言之,安乐死在我国目前是不合法的,如果帮助他人实施,则是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安乐死是故意杀人罪吗不作为的安乐死不犯罪,但是作为方式的安乐死构成故意杀人罪,可判死刑。不
    2023-07-02
    480人看过
  • 安乐死在中国是否合法化?
    中国没有安乐死。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仍然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我国对安乐死尚未立法明确,也未颁布过有关政策、条例,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在中国,安乐死属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即使行为人经过了对方的同意而实施,也不能免除执行者的刑事责任。中国有关安乐死的问题中国有关安乐死的问题是:我国是不允许安乐死的。安乐死分为消极的安乐死和积极的安乐死。如果实行了安乐死就会构成故意杀人罪,会受到刑事处罚。中国学者认为,安乐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不作为的安乐死;另一是积极的,作为一种安乐死,如有毒针剂注射执行。目前,世界医学界对于“安乐死”还没有一个标准、统一、固定的定义,但在操作层面上,可分为四类:1、主动安乐死和自愿安乐死由当事人告知、同意,或者应当符合要求的人,主动死亡的病人。如:身患绝症的病人。2、主动和非自愿安乐死当事人既不同意也不反对,或者因为当事
    2023-07-08
    284人看过
  • 不构成犯罪是否能治安处罚
    一、不构成犯罪是否能治安处罚犯罪行为情节比较轻微,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给予治安处罚等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2023-04-19
    456人看过
  • 自愿申请安乐死是否合法?
    不可以自愿申请安乐死。在我国安乐死不合法,不受法律保护,协助他人实施安乐死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包括两层含义:1、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2、二是无痛致死术。其被分为积极的安乐死和消极的安乐死。赞成安乐死的理由安乐死(E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中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坏处主要是从伦理方面讲,“安乐死”有悖生存权利,在现有的法律条件下,“安乐死”可能引致“故意杀人”。“安乐死”如果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可能会被一些人利用,用以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传统“孝道
    2023-07-14
    73人看过
  • 死刑是安乐死还是枪毙
    一般情况下都是枪决,只有及其少数特别的情况下才是注射执行死刑。注射死刑,或注射毒药、致命性注射是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通常是巴比妥酸盐、肌肉松弛剂和钾溶液)使被注射物件瞬间死亡的过程。注射死刑,或注射毒药、致命性注射是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通常是巴比妥酸盐、肌肉松弛剂和氯化钾溶液)使被注射对象瞬间死亡的过程。主要用于死刑执行,但也可能在安乐死和自杀中。它通常先让被注射者丧失意识,然后停止其呼吸和心跳。死刑是武警还是法警解决死刑是武警还是法警解决,需根据当地情况来决定。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刑是刑法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作为一种刑罚普遍存在于各国刑法体系中。因为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死刑成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极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在交
    2023-07-22
    119人看过
  • 安乐死是怎么个死法
    一、安乐死是怎么个死法安乐死(E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中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二、安乐死构成故意杀人罪吗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三、安乐死包括哪些情况1、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本来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
    2023-06-08
    321人看过
  • 死刑犯被执行安乐死的过程
    现今,中国死刑的处置方式有安乐死和枪决,大多数死刑犯都会以枪决的方式行刑,安乐死的处置方式很少执行,原因有很多。如:枪决执行的时间较短,成本低,不会出现没死的情况。反观安乐死是用药物注射进行的,死亡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法医需要时刻关注死刑犯的身体体征,很容易出现犯人没有死亡的状况,而之后的处理方式会更加恐怖。注射药物执行死刑的方式成本很高,因为其中采用的材料较为珍贵,处置的过程也非常繁琐。首先在死刑犯被下达死刑处置的通告后,如需要采用安乐死的方式,需要监狱向法院提前申请,同时死刑犯要承担相关费用。死刑犯能捐献器官吗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对无人收殓或家属拒绝收殓的死刑罪犯自愿将尸体交医疗卫生单位利用;经家属同意捐献的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可供给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由于中国对死囚器官捐献采取自愿原则,器官紧缺成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死囚器官成了器官移植的主要来源。《中
    2023-07-22
    388人看过
  • 医生为病人安乐死是否合法
    在我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安乐死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本来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间接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三)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
    2023-05-01
    393人看过
  • 关于“安乐死”
    犯罪构成
    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作为的安乐死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本来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间接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三、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现在,世界上只有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实行了非犯罪化。在我国,救死扶伤是公民的道义责任,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
    2023-06-11
    226人看过
  • 丈夫为减轻妻子痛苦,买农药让妻子安乐死是否犯罪
    妻子久病床前,程某才与女儿一道,不弃不离照顾11年,这种精神值得弘扬。但没有发现他有从宽处理的情节。胡某文介绍,程某才一没有自首情节,二不是未成年人,三没有重大立功表现。负责侦查监督此案的大冶市检察院侦监科科长胡某文说,翻阅警方大量侦查证据,不难看出,程某才买农药、递药的行为,是导致其妻子柯某英死亡的直接原因。虽然程的动机是想减轻妻子的痛苦,但由于其行为的放任,才酿成了其妻生命不可挽回的损失,故涉嫌故意杀人。不过,胡表示:法律无情人有情。在起诉和审理阶段,办案人员会考虑程与妻子的关系及应妻子要求而买药、递药的情节。大冶这名男子助妻安乐死的行为,在现实世界引发人们深思的同时,也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引发热议。有部分网友认为,丈夫的做法可以理解,这种选择虽然无奈,也是对家人爱的表现。还有的网友说,对这位丈夫最好不判刑。但是,也有人指出,法律应有其特有的严肃性,如果对涉案人员不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将来
    2023-06-11
    470人看过
  • 医生对病人安乐死犯法吗
    在我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安乐死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本来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间接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三)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
    2023-02-11
    402人看过
  • 犯罪构成的意义就是确定是否构成犯罪
    犯罪构成作为认定具体犯罪的标准和规格,对司法实践或者刑法理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犯罪构成就是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的规格和标准,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那么,犯罪构成的意义就是确定是否构成犯罪?犯罪构成的意义除了确定是否构成犯罪之外还可以量刑。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构成的组成要素,即要件的总和形成犯罪构成。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犯罪构成要件可以分为具体要件与共同要件。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是指具体犯罪(如盗窃罪、诈骗罪等)的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是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要件。共同要件是从具体要件中抽象出来的。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犯罪构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标准作为法律概念,犯罪构成就是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的规格和标准,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法
    2023-04-28
    369人看过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否构成犯罪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有关直接责任人员在主观心态上只能表现为过失。所谓过失,是指有关直接责任人员在主观意志上并不希望发生事故。对于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有关直接责任人则是明知或者应该知道的,有的甚至是经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多次责令改正而未改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肯在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方面进行投入;有的是工作不负责任,疏忽怠惰;有的是心存侥幸心理;无论属于哪各种情况,都不影响构成本罪,但在具体量刑时可以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如何处罚的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2023-07-22
    9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安乐死?安乐死是否成为故意杀人罪?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
      安乐死,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 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作为的安乐死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
    • 对老人安乐死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2
      构成故意杀人罪,请不要这么做。,【】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犯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既遂中止是否构成犯罪既遂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05
      至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说基本上认为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
    • 造成一死一伤,驾驶员是否构成犯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7
      不知道。是否构成犯罪,需看责任。假如死伤者同责、主责或全责,驾驶员肯定不构成犯罪。
    • 安乐死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30
      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为他人实施“安乐死”是犯罪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