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哪些行为人对酒后损害后果承担连带责任
以下六种行为对酒后损害后果承担连带责任:
1、强迫性劝酒者,如故意灌酒、刺激性劝酒,应对被劝饮酒者的任何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明知饮酒者不能饮酒或身体不适仍劝其饮酒的行为,这类人应当对饮酒引起的疾病和酒后驾车事故承担法律责任;
3、一起喝酒后让饮酒者开车离开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饮酒者不仅要对一起喝酒的伙伴负责,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对方负责;
4、在一起喝酒后没有安全护送醉酒者的人,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饮酒者将其送往医院或安全送回家,因此发生事故的共同饮酒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知道司机喝酒并鼓励喝酒后驾车的人,这些人不仅应当对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且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6、酒局组织者应承担适度饮酒和酒后安全护送的义务,否则事故发生后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侵犯隐私权是违法行为么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
不过也不能说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一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侵犯隐私权达到法定条件构成犯罪
民事责任,被侵犯隐私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行政责任,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如果侵犯他人隐私情节严重,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则涉嫌刑事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三、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
商家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
广告虚假宣传如何处罚欺骗消费者
297人看过
-
欺诈广告消费者怎么维护权益
264人看过
-
什么是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虚假广告怎样认定
113人看过
-
欺骗消费者内容的广告算违法的吗?
237人看过
-
碧生源广告欺骗消费者19份处罚被指太轻
248人看过
-
消费者如何避免受到虚假广告的欺骗?
344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怎样处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
-
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达到诈骗怎样解决!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26消费者常常会根据经营者的在市场上投放的产品广告产生购买行为,如果消费者实际购买的产品或接受的服务与广告宣传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可以向生产经营者或是广告发布者请求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 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7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
-
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广告是否算违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071、当事人所投放的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广告是违法广告,如果消费者因此受到损失的,可以要求加倍赔偿因此遭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
-
虚假广告诈骗消费者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27消费者常常会根据经营者的在市场上投放的产品广告产生购买行为,如果消费者实际购买的产品或接受的服务与广告宣传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可以向生产经营者或是广告发布者请求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 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