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因遗弃行为而延误救治时间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1:40:39 73 人看过

[案情]

某日深夜10时许,被告人孙某驾驶汽车,沿一座拱桥下坡时,由于拱桥桥面的自然拱起遮挡视线,加之天黑,孙某未发现醉倒在拱桥另一侧下坡桥面的被害人刘某,将刘某碾压于车下。事后,孙下车查看,发现有一人躺在汽车下,想将被害人从车下拉出,但没有拉动,被告人就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将被害人从车底拉出来丢弃在路边,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刘某后来被他人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法医鉴定,刘某是由于内脏损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交警大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认定死者刘某趴在桥下坡约5米(桥全长14米)处偏右位置,经开车试验,该位置在汽车上桥时是不能发现的,而在汽车从桥顶下坡,如果是夜里,就较难发现,即使发现也肯定来不及采取措施。

本案在审理中的争议焦点是:刘某因被告人孙某的遗弃行为而延误救治时间死亡,应定交通肇事罪还是故意杀人罪。在审理中有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故成立交通肇事罪。该案的被告人因意外撞伤被害人并致其内脏损伤、创伤性失血,有生命危险,孙某有送其到医院抢救的义务。但孙某却将被害人从车底拉出来丢弃路边,驾车逃离现场,致被害人因延误救治时间于当日死亡,故孙某的行为属交通肇事逃逸造成他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原因在于:该起事故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孙某撞人,二是孙某逃逸,前者由于其没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而属于意外事件,后者因刘某的危险状态是孙某的先行行为导致刘某处于危险状态,孙某负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助的义务而没有救助,所以应孙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评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理由阐述如下:

这是一起因意外事件撞伤他人的道路交通事故。被告人应定何罪在学理上尚存争议,在司法实践中对此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成为合议庭意见分歧的焦点。若行为不履行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就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危害行为。[1]孙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及时救助伤者,将被害人丢弃路边、逃离现场,致被害人因延误救助时机而经抢救无效死亡。被害人因意外事件导致死亡而衍生出的是本案的研究价值所在。法院最终判决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认为其适用法律是正确的,没有机械套用交通肇事罪的法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正确地理解了法律的精神。

一、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意外事件的界限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务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管方面,是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即行为人对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里过失是指行为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而按照刑法典第16条意外事件之规定,行为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因为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所谓不能预见的原因,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发生损害结果不但未预见,而且根据其实际能力和当时的具体条件,行为时也根本不可能预见。[2]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意外事件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对所造成的重大事故在主观上是否有过失,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如果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重大事故的,不构成本罪。而对意外事件之所以不认为是犯罪,这是由我国刑法所坚持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所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行为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其主观上既不存在犯罪的故意,也不存在犯罪的过失,因而缺乏构成犯罪和负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不能认定为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这时对行为人定罪和追究刑事责任,就是客观归罪,有悖于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的要求。具体到本案而言,死者刘某趴在桥下坡约5米(桥全长14米)处偏右位置,交警大队经开车试验,该位置在汽车上桥时是不能发现的,而在汽车从桥顶下坡,如果是夜里,就较难发现,即使发现也肯定来不及采取措施。由此可以认定被告人缺乏犯罪的主观条件,并且对该起事故的发生不具有预见义务,所以孙某的前一行为属意外事件范畴。

二、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人死亡定罪问题

孙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主观上没有过错,不够成交通肇事罪,但事后,孙某下车查看,发现被害人躺在汽车下,就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将刘某从车底拉出来丢弃在路边,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刘某后来被他人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从法律视角来看:衡量社会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3]应当对孙某逃逸的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首先,孙某遗弃伤者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不履行先行行为而引起的救助义务,原因在于孙某的无过错行为导致刑法保护的法益处于危险状态时,其负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其次,先行行为不应限于违法行为,不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均可引起不作为义务而成立不作为犯罪。既然由于该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损害的危险状态,行为人就没有理由拒绝消除他能够消除的危险;先前行为的合法性不能保证以后行为的合法性。第三,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可以实现故意杀人罪。在我国刑法中,由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由两种类型,一种是只能由不作为的形式实现、实际上也由不作为的形式实现的犯罪,这种情形叫纯正不作为犯。如我国刑法规定的遗弃罪即属此类;另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行为人实际上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这种情形叫不纯正不作为犯。如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故意杀人罪即属此类。

为何不认为该案应适用交通肇事后逃逸死亡之规定,理由在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是情节恶劣的首要标志。一般情况下,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应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处罚。对于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应在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幅度内处罚。当然,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出现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不及时抢救被害人,而是逃离现场,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即可称为消极地逃逸,此种情形一般以本罪的加重构成论处。上文已详细阐述孙某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属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故不能套用交通肇事罪的法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相反,孙某明知在被害人可能死亡而且夜间不大可能获救的情况下将被害人丢弃在路边,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成立故意杀人罪。

注释:

[1]高铭暄、马克昌著:《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高铭暄、马克昌著:《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3]贝卡里亚:《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法院作者:郭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3日 15: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多长时间死亡算交通肇事
    交通事故当天死亡与交通事故七天死亡的区别:交通事故当天死亡的,责任人需要负责,交通事故七天死亡,需要鉴定是否是交通事故导致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交通事故发生重大事故(一)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023-04-04
    142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是?
    《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情节轻微,或负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等,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若主观上认为后果严重,自己已构成犯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为刑法仅处罚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客观上未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或威胁的行为,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
    2023-08-15
    305人看过
  • 肇事者交通事故后欲掩盖致人死亡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
    交通肇事后,肇事者把伤者骗到郊外后推下车准备逃逸,遭阻拦后又撞倒伤者并拖行数十米,导致受害人死亡。近日,安徽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肇事者陶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9年5月,陶某驾驶南京非凡测绘有限公司车辆,在安徽五河县把村民张某碰伤。在双方谈妥的情况下,陶某以送张某回家为由,将对方带到泗县的一条土路上,趁其不备将对方推下车。被告人准备逃逸时,被受害人在车前拦截,陶某把受害人撞倒,并拖行十余米后逃离。受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陶某将犯罪事实告诉朋友吴某,被告人吴某给陶某100元助其逃走,并修理撞毁车辆,掩盖犯罪事实。同年9月,陶某和吴某分别被刑事拘留。法院认为,陶某交通肇事后,为逃避责任,强行开车将阻挡其逃逸的受害人碾压后逃离现场,致受害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后果严重,依法应判处死刑。鉴于陶某认罪态度较好,可不立即执行。法院遂依法判处陶某死
    2023-06-11
    378人看过
  • 意外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算犯罪吗
    意外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算不算犯罪由承担的责任而定,如果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2023-06-13
    304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逃逸怎么办交通肇事逃逸与故意杀人罪区别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是过失犯罪,即使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是故意杀人,故意杀人是故意犯罪。交通肇事者并不希望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故意杀人者却想要将他人杀害致死。但如果是利用交通工具杀人的,就不能评为交通肇事罪,因为其主观内容是故意而不是过失。但是如果,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一、开车撞死人该怎么判刑刑法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等
    2023-02-28
    244人看过
  • 哪些情形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构成
    哪些情形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若在酒后、吸食毒品后等驾驶机动车辆的,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予以相关处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交通肇事罪不仅仅以严重后果定罪,后果不重违章行为严重也要负刑事责任。最高法院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而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95页)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温馨提示: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司法解释将财产损失数额限定为“无能力赔偿数额”,据此,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不管交通肇事行为造成何
    2023-02-20
    353人看过
  • 交通肇事怎样才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怎么量刑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条件(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①隐藏或者②遗弃;撞人以后,受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把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死亡,将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论。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可能会使被害人死亡或残疾的结果持“无所谓”的放任心态。(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肇事后,被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杀人灭口,而又故意将被害人撞死的,或者当时明知被害人就被拖挂在车下,但为了逃逸不顾被害人生死,将被害人拖挂致死的,按故意杀人罪处。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
    2023-06-13
    173人看过
  • 因交通肇事罪而引发的交通责任事故诉讼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有什么一、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有什么1、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以下:(1)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2)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3)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
    2023-07-12
    268人看过
  • 交通肇事行为是否等同于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不等于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四个要素。因此,仍然用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点。也就是说,交通肇事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犯罪的构成。交通肇事罪是否能适用缓刑1、法定因素。(1)看是否具备法定从轻和减轻情节。也就是是否符合《刑法》第67条和68条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规定。具体到交通肇事罪,主要看肇事者在案发后是否有主动报案、自动投案、委托他人报案等自首情节,当然还包括是否构成立功等因素。(2)看是否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首先是刑期的要求,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能被判处缓刑。对交通肇事罪而言,只有不具备加重情节的一般交通肇事,才满足缓刑适用的刑期要求。其次是实质
    2023-07-07
    115人看过
  •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有何区别
    我国刑法理论把犯罪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可分为单纯逃逸和移置逃逸两种。单纯逃逸行为的法律意义只能是不作为。而移置逃逸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理论界有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在他人急需救助的情形,行为人不但未予救助,反倒以作为而提高法益的危险性,这时刑法评价的重点应在作为而非不作为。第二种观点认为,移置逃逸行为是不作为。将被害人挪开现场抛弃他处的行为看似一连串的作为,但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本来就不是在行为人身体外表的动静,而是在他所违背的法律规范的期待方式。刑法上的作为与不作为的特有含义,是指犯罪行为的基本形式。实施不作为的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是违反命令性规范,而不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行动,有时行为人还可能以积极的行为去达到违反命令性规范的目的。如偷税行为在本质上是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既不作为,但是,并非为此而什么也没有做。相反地,行为人往往要进行伪造账目等活动。对于
    2023-04-19
    40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肺栓塞死亡是肇事罪吗
    一、交通事故肺栓塞死亡是肇事罪吗交通事故肺栓塞死亡不一定是肇事罪,建议当事人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责任划分,承担主要责任的就会是肇事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事故引起并发症死亡是否构成犯罪交通事故引起并发症造成人死亡的,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肇事者承担主要以上责任的,就会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
    2023-04-14
    64人看过
  • 一人死亡交通肇事罪量刑
    交通肇事罪致一人死量刑如下: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涉嫌交通肇事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当事人对事故负次要责任或不负责任的,则不构成犯罪,不会承担刑事责任。量刑必须基于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况下才可以。会依法接受行政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如下: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
    2023-07-02
    82人看过
  • 交通肇事死亡判刑多久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定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
    2023-03-23
    144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弃车逃逸算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吗
    一、交通肇事后弃车逃逸算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吗算。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驾驶人在驾驶机动车在途中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各种行为,比如弃车逃离,因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之后,如果肇事者为了逃避处罚或者是赔偿责任而选择逃逸,可以判断为交通肇事逃逸。二、交通肇事弃车逃逸怎么处罚1、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2000元罚款,记12分,并处15天以下拘留;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一人以上重伤的,犯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一人以上死亡的,犯交通肇事罪,处3至7年有期徒刑;4、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以上2至4种情形,并处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再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三、哪些情形属于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
    2023-06-16
    24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因为救人而,造成交通事故,致重伤和死亡,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5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事故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只有交通肇事行为完全符合该罪的犯罪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车主虽然是为了救人,但仍然存在较大过失。所以驾驶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其救人的行为可以作为量刑情节。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6
      司法解释有明确限制,只有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才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其他的不构成。因为交通肇事罪本来就是过失犯罪,不同于故意犯罪。司法解释有规定,是因为法律实施上的特殊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
    • 发生交通事故, 因逃逸致使当事人死亡, 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致人死亡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答:应当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
    • 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中遗弃、隐藏、遗弃行为的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5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有积极行为。 (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 (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
    • 交通事故中致人死亡的会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行为如何认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23
      交通事故中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条中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