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车辆鉴定流程1、凡需要鉴定事故车辆及其他检材,由办案人在案发72小时内,按规定项目认真填写委托书,并由办案人亲自送到鉴定大厅技术科登记,对需要做车辆、物品及人员的司法鉴定的事故,必须由办案人及双方当事人三方同时到场,并签字方可生效,缺一不予受理检验。
2、对拒绝到场的当一人或一方拒绝签字的,办案民警写出情况说明,报大队领导、主管事故科长签字。如车辆只做痕检、安检,到事故鉴定中心直接交费,找当日值日班工程师检车。
一、交通事故必须做酒精测试吗?
按照交管部门的规定,以下8种情况必须检验体内酒精含量:(一)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二)是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的;(三)是发生交通事故致伤三人以上的;(四)是发生交通事故有恶劣影响的;(五)是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有酒后驾车嫌疑的;(六)是发生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怀疑或指控另一方当事人饮酒的;(七)是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擅自离开现场并在24小时内返回或被抓获的;交警值勤发现车辆驾驶人有饮酒后驾车嫌疑或有醉酒后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非机动车嫌疑;(八)是对其进行酒精呼吸测试后,车辆驾驶人对测试结果有异议,或测试结果超过醉酒临界值的。检验车辆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应由交警将车辆驾驶人带至医疗机构抽取血样,检验结果由办案交警书面告知被检验人。
二、车祸中主次责任保险公司怎样理赔,具体流程是什么?
一.当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一定要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同时在48小时内通知保险人,否则保险公司可以拒赔。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投保人应尽快向保险公司报案,可以电话报案,也可直接去报案。二.保险公司应主动到事故现场进行勘验,对事故车辆进行定损。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要先抢救伤者,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对未逃逸的交通事故,而且不需要检验鉴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10日内做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在5日内进行检验鉴定,然后做出认定书。三.投保人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应携带行驶证,保险合同以事故责任认定书等相关证件。四投保人如对上述清单无争议即签字生效,作为保险公司理赔的依据。如果有争议则可以拒绝签字。在投保人对定损清单没有争议的情况下,投保人可以修复车辆,并按以下程序进行理赔。
-
交通事故案审讯过程
348人看过
-
请教有关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最新资讯
238人看过
-
交通事故私了收条怎么打,交通事故赔偿所需资料:
437人看过
-
交通事故鉴定资该怎么进行
243人看过
-
交通事故平均工资怎么计算?
178人看过
-
交通事故救援资金怎么申请
116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我一件交通事故讯问你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26可起诉处理,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
-
交通事故询问和讯问笔录格式山西在线咨询 2024-09-23交通事故目击证人笔录可以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零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证过的证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质证。
-
交通事故私了之后,交警还会传讯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04如果交通事故同意私下,交警队不会为难。交通事故私下,只涉及民事赔偿,不影响交警依法处理违法行为。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
资讯医疗事故致人死亡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9在我国,很多当事人对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却不清楚,导致他们在诉讼或索赔时,要么高价索赔,无辜增加不必要的诉讼费用及其它开支;要么索赔金额低于所受损失的赔偿标准,不能完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如果病人的死亡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病人的死亡被确定为医疗事故,病人的家属可能得到的赔偿数额应当按本条例第五十条所列的项目和标准来计算,具体内容如下: 一、丧
-
资讯事情,孩子怎么判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4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以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