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外出一次是否会影响缓刑执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0 21:01:40 496 人看过

缓刑私自外出一次不一定会被收监。如果犯罪分子私自外出超过一个月,肯定要撤销缓刑收监。要是没有超过一个月仍然没有回来,情节较轻的,会给书面警告,书面警告三次可以收监。情节严重的,会对犯罪分子进行治安处罚,会拘留或罚款。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

缓刑期间开车闯红灯会被收监吗

开车闯红灯属于交通违章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所以在缓刑期间不会因为交通违章而被收监。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不小心闯了红灯该怎么办

1、误闯红灯立即停车可免处罚。路口电子眼拍摄闯红灯违法行为时,一般要拍3张照片取证。一张是车辆在红灯时还没越过停止线的照片,另外两张是车辆在红灯中继续前行,越过停止线和彻底驶进路口的照片,3张照片会明显记录车辆在红灯过程中的位置移动。如果车辆在红灯时只是刚刚越过停止线,但立即停住,交管部门不会对其进行处罚。而对于跟车问题,交警表示通过路口应提前减速,可以拉开与大车的距离,留出观察红绿灯的时间和空间;

2、误闯红灯可申诉。如不是因为驾驶人自身过错原因造成的闯红灯,除了通过法制员审核等形式在前期予以纠正外,还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渠道申诉解决。在驾车过程中,因被前方大车遮挡视线而误闯红灯的情况时,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交管部门将按照执法程序进行核实和纠正,如果确实因为前车遮挡信号灯导致后车误闯红灯,或是司机为了紧急运送病人闯了红灯,除了通过法制员审核等形式在前期予以纠正外,当事人还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渠道申诉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23: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缓刑私自外出会被什么查出来
    一、缓刑私自外出会被什么查出来倘若在缓刑考验期内擅自离家出走,通常情况下,执行机关会及时察觉并采取适当措施。在缓刑期间,缓刑罪犯如需离开所住地的城市或乡村或者变更居住地址,则必须事先征得考察机构的批准。另外,当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故意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相关部门对缓刑实行监管的特定规则,且行为严重者,有可能会面临缓刑解除的后果。《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二、缓刑私自外出究竟能不能查到?若在缓刑考验期间私自外出,是可以被执行机关查到的。缓刑期间,缓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
    2024-04-14
    99人看过
  • 死刑缓期执行是否会对减刑产生积极影响?
    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方式如下:1、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3、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4、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5、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概念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必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布缓期执行两年。缓期执行死刑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种,而是一种执行死刑的方式。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前提与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相同,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只是根
    2023-07-07
    186人看过
  • 监外执行是否会对犯人刑期造成影响
    监外执行是算刑期的。监外执行是指因为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然后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因此监外执行是会算刑期的,但通过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不得计算刑期,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其脱逃的期间也不得计算刑期。监外执行一年算刑期吗1、监外执行一年算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者看守所。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
    2023-07-05
    120人看过
  • 缓刑私自外出一两天可以吗
    如果缓刑期间私自外出被发现会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一、仲裁不公平怎么办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二、缓刑的犯罪分子想离开所居住地怎么办缓刑的犯罪分子想离开所居住地应报调查机关批准。被宣告缓刑期间,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可以去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向派出所报告情况。想要外出工作学习的,也应当经当地派出所批准报备,不得
    2023-06-28
    246人看过
  • 监外执行私自外出会被知道吗
    一、监外执行私自外出会被知道吗会被发现,罪犯在被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同时会对其进行社区矫正,也就意味着此时不能随意去外地。若确实有客观原因需要前往外地的,需要先提出申请,经过当地司法部门同意的,那么才能去外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二、监外执行能外出吗监外执行可以外出,但是必须说明去向和时间,经过社区矫正机构同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
    2023-03-31
    161人看过
  •  死刑缓期执行会有什么影响?
    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若未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可减为无期徒刑。故意犯罪者,2年期满后可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立功表现者,2年期满后可减为有期徒刑。故意犯罪者,经核准后执行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处理办法:1.在缓期执行期间,若犯罪分子未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可减为无期徒刑。所谓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希望或者让这种结果发生,从而构成犯罪的,如故意杀人、抢劫等。二、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重大立功表现,是指阻止他人开展严重犯罪活动;举报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核实属实;有重大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创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击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所谓故意犯罪
    2023-11-13
    138人看过
  • 缓刑是否会影响下一代的教育?
    判缓刑会影响下一代。父母接受过刑事处罚之后对子女在法律上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会影响子女政治审核,因此子女进入国家机关任职、参军、考取军校警校都会受到影响。判缓刑的条件如下:1、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犯罪情节轻微;3、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4、犯罪分子没有再犯危险性,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但是,对于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故意伤害判缓刑会对子女有影响吗判缓刑对子女可能会有影响。被判缓刑也是一种刑罚,会留有案底。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不管是违法记录、还是犯罪记录都会伴随当事人终生。案底一般是指有犯罪记录,即有案底,有前科。刑事处罚的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到。判处缓刑的,在司法局也可以查询到。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上述两样记录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只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
    2023-07-06
    378人看过
  • 外公判缓刑会影响外孙吗
    外公犯罪坐牢对外孙子的公务员政审有影响。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2、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3、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4、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一、离异父母犯罪影响政审吗看具体情况定。《公务员政审条件》规定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2、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3、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4、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二、外公盗窃罪会影响外孙政审吗外公犯罪对外孙子的公务员政审有影响。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
    2023-06-23
    300人看过
  • 监外执行和缓刑的区别及其影响
    监外执行与缓刑都是在非监狱、拘留所等场所执行刑罚的措施,二者之间区别通过法律对照一目了然。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妇女怀孕或者需要哺乳自己的婴儿,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刑罚,可暂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执行,并由罪犯原属的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协助监督的一种特殊刑罚执行方法。缓刑称暂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1、适用的范围不同。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2、适用条件不同。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也就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为条件。而缓刑则是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3、适用期间不同。监外执行是在判决确定以后才适用的变通执行方法,在判决宣告和刑罚执行期间均可适用,并不具有考
    2023-06-30
    419人看过
  • 缓刑的人私自外出会被传唤吗
    缓刑私自外出能查到。缓刑期间应当定期报告个人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按照规定参加社区服务以及进行集中教育;离开住所或者迁居及时报经批准。一、醉驾缓刑期间能走出来吗醉驾缓刑期间,经过执行机关批准,能去外地。刑法规定,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守以下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二、缓刑期间的待遇缓刑期间待遇: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考察机关会客的规定;2、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3、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4、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判缓刑是否能跨省工作缓刑期间不能跨省工作。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
    2023-06-29
    422人看过
  • 暂予监外执行是否影响刑期计算
    暂予监外执行算刑期,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但是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执行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算不算刑期监外执行算刑期的。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第二十七条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后,刑期即将届满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在罪犯刑期届满前一个月以内,书面通知罪犯原服刑或者接收其档案的监狱、看守所按期办理刑满释放手续。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
    2023-07-18
    429人看过
  • 2023年最新:缓刑犯私自外出是否会直接被收监?
    缓刑私自外出一次不一定会被收监。如果犯罪分子私自外出超过一个月,肯定要撤销缓刑收监。要是没有超过1个月犯罪分子仍然没有回来,情节较轻的,会给书面警告,书面警告3次可以收监。情节严重的,会对犯罪分子进行治安处罚,会拘留或罚款。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的收监流程缓刑收监流程为:1、对未按相关规定履行义务,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收监执行或者宣告缓刑后,脱管时间长达一年以上,行为严重违法,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由公安机关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2、各看守所将已判决犯人押送至中心;3、检查罪犯法律文书;4、检查罪犯身体状况,验证不合格的退回,看守所补充或修改,确有疾病需外保的,开具暂不收监证明;5、验证合格的,办理交接
    2023-07-09
    102人看过
  • 缓刑期间打麻将是否会影响缓刑?
    如果在缓刑期间以打麻将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是不会收监的。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也就是收监。缓刑期间又被治安拘留会被收监吗缓刑期间又被治安拘留可能会被收监,缓刑期间因违法被行政拘留的,由监管执行机关视情况决定。情况严重的,应当报请人民法院撤销缓刑收监服刑。存在或违反刑法规定,会被收监。《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
    2023-07-06
    230人看过
  • 认罪自愿是否影响刑罚轻缓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构成要件1、认罪须在当庭。2、认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人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3、认罪的内容:(1)只要求犯罪人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2)不要求承认指控的罪名。4、当庭认罪,但没有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或者简易程序的,仍可以认定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023-07-21
    38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私自外出了,缓刑期间私自外出次3天会被撤销缓刑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6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撤销缓刑的条件是: 一、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撤销缓刑由
    • 对于刑外执行通过监外执行减刑是否有影响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27
      法律分析 监外执行是不可以减刑的。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一律收监执行。
    • 缓刑一年以后监外执行有什么影响?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9
      监外执行是一种特殊的刑罚方式,它是指由于被判处有期或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因此能按照法律规定,在监外来执行刑罚。那么,监外执行最多可以几年《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
    • 缓刑执行是否会影响劳动合同的解除
      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07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若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缓刑,则视为已经承担了相应的刑事责任。作为雇主,有权利依照法定程序解除与当事人之间的劳务合同关系。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选择、决定是否与劳动者解除合约的权力,而非必须履行这项义务。 无论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出发还是基于实际情况需要,就业市场中单位是否会选择与受到缓刑判决的员工解除劳务合同,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较为全方位的考
    • 犯一次上诉会影响缓刑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02
      不影响。同案犯上诉不影响缓刑,上诉不加刑,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共同犯罪案件,没有提出上诉的和没有对其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一审被告人,应当参加法庭调查,并可以参加法庭辩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