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故意杀人罪的判决准确性?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1 08:24:48 337 人看过

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和罪行轻重,可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毁灭罪证等卑劣动机的,利用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的,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还有产生如多人死亡等严重后果的等等。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

涉嫌故意杀人罪的会不会判刑

1、涉嫌故意杀人罪,经查证属实的,会判刑。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3日 07: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判断?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
    2023-06-11
    147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判断?
    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023-06-11
    237人看过
  • 故意杀人自首如何判决?
    1、对于故意杀人然后自首的犯罪分子,按照《刑法》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救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特别残忍手段”,是指故意造成他人严重残疾而采用毁容、挖人眼睛、砍掉人双脚等特别残忍的手段伤害他人的行为。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
    2023-06-28
    368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1、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2、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2023-06-11
    416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
    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什么是故意杀人罪,如何判断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呢?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一)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二)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
    2023-05-01
    133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判决书
    一、故意杀人罪的判决书河南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0)南刑三初字第14号公诉机关河南省XX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郑某某,男,1967年9月24日生。辩护人贾相成,河南省内乡县城关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河南省XX市人民检察院以宛检刑诉(2010)78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郑某某犯故意杀人罪,于2010年7月12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家属向本院表示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XX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卢凤梅、李洗轩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郑某某及其辩护人贾相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河南省XX市人民检察院指控,1998年8月6日凌晨,被告人郑某某与其妻子徐某某在家中因郑某某干涉其哥郑××与同组妇女王××搞男女关系而致使兄弟关系闹矛盾而吵架,郑某某认为自己做此事是维护人情道义而得不到家人理解和支持,异常气愤,遂喝白酒四两左右。而后听到其嫂子
    2023-04-03
    43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罪的判决如何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5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如何判决的问题可以参照上面的规定
    • 故意杀人罪如何判决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23
      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和罪行轻重,可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 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延伸】 问:故意杀人罪怎么构成的? 答:故意杀人罪是由以下几个要件构成的: 1、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 2、客观要件 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
    • 故意杀人罪法院如何判决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1
      故意杀人法院一般怎么判,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
    • 如何确定故意杀人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6-22
      (一)罪与非罪。 1.是否有行为违法的阻断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件、竞技比赛以及执行公务将他人杀死,一般不构成犯罪。 2.他人行为引起自杀案件的认定: (1)帮助自杀行为。帮助自杀,是指: 第一、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加以鼓励,使其坚定自杀的意图, 第二、或者给予物质上帮助,使他人得以实现其自杀意图, 第三、或者受已有自杀意图者的嘱托而直接将其杀死。在民事侵权行为法中,受害
    • 如何确定故意杀人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30
      符合下列要件的,可确定构成故意杀人罪,即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相关延伸】 问:故意杀人罪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答:故意杀人罪的赔偿标准是这样的: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