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拖欠工人工资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作为案涉工程劳务承包人,要对工人工资支付承担付款责任,不能因为有公司作为工程款支付的后盾,其自己就免除付款责任。如果双方协商不成,也可以考虑申请劳动仲裁处理解决。
劳动局会怎么处理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而劳动法也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当然单位如果不支付加班工资,则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劳动局处理包工头讨薪要注意什么?
312人看过
-
劳动局如何帮助讨薪
460人看过
-
包工头恶意讨薪如何做
224人看过
-
包工头爬50米塔吊讨薪被拘,恶意讨薪公安如何处理
419人看过
-
如何处理包工头拿走工人的工资的问题
347人看过
-
如何处理无劳务合同欠薪问题的问题
109人看过
申请劳动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 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 更多>
-
农民工讨薪问题劳动局应该如何处理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农民工讨薪,劳动局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还要
-
中建二局乡镇老板如何处理招工讨薪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3遇到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农民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 一、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二、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后他们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的,会责令单位支付给劳动者赔偿金。 三、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
包头水库建设赔偿问题探讨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09水库征收的补偿方式,需要根据征收的是房屋还是土地而有所不同。对于房屋征收,适用的法律是《土地管理法》以及各地政府依据该法制定的征地拆迁补偿办法。这些补偿标准原则上不得降低原有生活水平,短期生活可以得到改善,长远生活能够得到保证。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房屋的建筑结构、修建年代、地理位置和用途等因素,并结合政府的安置方式进行区分计算。对于产权置换的征收方式,应该给予合理面积和装修费补偿、搬迁费补助以及过渡费
-
农民工讨薪问题的讨薪问题有哪些法律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3-12-061、劳动关系双方对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无异议且工资数额明确时: 1、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并向农民工出具了工资条。此时,农民工可以持欠条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当法院判决或支付令生效后,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农民工认为拖欠工资数额明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行政处理。
-
包工头恶意讨薪问题是什么?恶意讨薪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是?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8关于恶意讨薪问题。恶意讨薪,是指包工头串通部分农民工,伪造证据,虚报、冒领工资,或者煽动农民工采取激进手段要挟、勒索,超额索赔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为规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一、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