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针对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通过对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风险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电力建设;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2002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开始大幅提升,很多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特别是进入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电荒,有24个省级电网发生拉闸限电现象,福建更是成为全国电力供应最为紧张的3个省份之一。鉴于电力供应紧张的严峻局面,国家于2003年初做出加快电力建设的决定并相应调整了十五后三年的电力发展规划,加快了一批电厂的开工建设。为使投资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积极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全面加强工程的风险管理。
一、加强电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担负着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用电需要的重要责任。2000年,我国年发电量为13685亿千瓦时,按照0.83的电力弹性系数,2020年预计全国电力需求为45000亿千瓦时,装机容量也将由2000年的3.19亿千瓦增加到9.6亿千瓦。可以看出,我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建设市场。电力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单位多,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说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更大,如国家今年核准建设的福建可门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装机容量2×600兆瓦,项目动态总投资高达52.6亿元人民币。风险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害极大,如项目工期的延长、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计划的修改、运行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等等。其最终导致项目的经济效益下降,并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从而给国民经济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电力建设项目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二、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现状
在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尽管风险管理已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开始积极探索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方式,但是,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惯例和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要求相比,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重视风险管理。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没有转移到科学管理上来,人们宁愿自己承担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害和损失,也不愿付出少量的保费转移主要风险。
(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电力建设市场,构建了电力建设市场的主体、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准则等框架体系,市场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约束机制正在不断完善。电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也有了一定的起步,但长期以来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风险损失的补偿大都通过财政拨款或追加投资的方式解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分散机制。
(三)在管理体系上不重视风险管理
由于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制度,在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始终未能将风险管理作为重要内容来对待,所以,从管理体系上看,各级管理组织都没有负责风险管理的专业管理部门,始终没有将风险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来对待。
三、电力建设工程风险分析
电力建设工程风险指的是电力建设工程在设计、施工及移交生产运行等阶段可能遭受的风险。在电力建设工程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从项目环境角度分析,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及自然风险;从管理决策过程分析,有高层战略、环境调查与市场调查、项目投资决策、项目策划、工程设计、计划、工程实施、运行管理风险;从工程目标分析,有工期、质量、造价、生产能力、市场风险;从行为主体分析,有投资方、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及其他方面引发的风险等。目前,在我国电力建设工程中,主要存在着工程达不到设计要求;工程工期延长;工程发生安全、质量事故;费用增加;投资效益不能保证等风险。
四、电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对策
在以往的电力建设工程中,控制型的风险管理技术运用较为普遍,但随着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电力工业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来自法律、技术、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暴露出了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局限性,加上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各种风险的预测也不可能完全准确,这造成一些风险事故的发生无法避免,为此,必须把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提高到同样重要的高度。
(一)回避致命风险
在电力建设已经全面开放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后,项目投资方在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决策时,应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应重视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对地理、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和鉴定,并准备多套备选方案。
(二)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可通过对控制目标的分解将风险责任具体化,使大家增强风险责任意识;择优选择设计、施工及监理、调试单位,强化设计、监理、调试执业风险责任;通过合同条款约定分散风险;坚持严格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加强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加强阶段控制和中间决策管理等措施实现对工程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通过工程保险进行风险转移
通过工程保险,可以有效实现风险转移,将投保人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来承担。这对于投保人来说,一方面可以获取保险利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保险合同条款使投保人提高对灾难事件的警惕,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保险业的管理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国内也出现了以电力产业为保险对象的专业电力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在投保时,必须要制定合理的选择策略。选择有实力、服务好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障程度高、功能全、能合理转移风险的险种是投保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由于电力工程技术复杂、工期较长、保险额度较大,在确定保险方式时,宜采用以一家保险公司为主承保人、多家保险公司共保的保险方式。
五、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在电力工程建设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完善政府、行业和企业对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同时树立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正确对待风险,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以促进电力工业健康的发展。
-
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力的建设
297人看过
-
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过程中包括了什么
232人看过
-
论保险监管体系的建设
164人看过
-
建设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内容
330人看过
-
论票据理财的风险管理
307人看过
-
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建设
479人看过
电力建设包括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其中电源建设即发电厂的建设,包含传统电力建设及新能源电力建设,如火力、水力、风能、核能、生物能等。而电网建设主要为输电线路的建设。其中建设主体主要为国家电网企业下属的分公司,以及地方电力建设公司。... 更多>
-
建设工程质量风险风险管理规范的内容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1-09-29(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包括对投入生产要素的管理、施工及安装过程的管理和最终产品质量验收管理。也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风险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验收阶段的质量风险管理、竣工保修阶段的质量风险管理。 (2)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总目标是:保证施工任务顺利完成、达到合同约定的验收、交工的质量条件。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以事前
-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重需要避免什么风险?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7建筑工程中风险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按主客观因素分类,也可以风险是否可控分类,还可以按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分类。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风险,都会从环境、技术、经济等方面表现出来。本文仅按主、客观因素分类。 主观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施工准备不充分。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因施工组织设计的缺陷影响实际发生的施工费用和工期。分包商管理、技术水平不符合要求。发包人的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合同存
-
从合同理论说建设工程,建设工程的特点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16建设工程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必须是法人。承揽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公民。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不能是公民,建设人只能是经过批准建设工程的法人,承建人是具有从事勘察、设计、建筑、安装任务资格的法人。 (2)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是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一般是大型的不动产项目,即基本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规模大和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
论建设工程招标的法律效力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04依我国法律及有关交易习惯,建设工程招标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约束力,具体体现在: (一)招标人不得擅自改变已发出的招标文件。 (二)如果招标人擅自改变已发出的招标文件,应赔偿由此而给投标人造成的损失。 但是,在下列情形下,招标人不再受招标行为的约束: (1)在招标的有效期内,无任何人响应; (2)招标工作结束,招标人已选定合格的中标人并与其签订了合同; (3)招标人终止,如死亡、解散、被撤销或者宣告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