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方反悔离婚该如何应对
协议离婚后对方反悔,可以反悔的情形有离婚协议的效力有瑕疵,比如是在一方被欺诈、被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等。其余情况下,双方可以协议变更财产分割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二、对方反悔离婚又复婚属于二婚吗
离婚后复婚是算二婚的。复婚是指已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重新确立婚姻关系的行为。与再婚是不同的,再婚是指已离婚或丧偶者再次结婚。再婚必须是以终止原来的婚姻关系为前提,否则再次结婚则构成重婚。
复婚是曾有过婚姻关系的两人再次办理结婚登记,此时的对象是固定的,如果与不同于上次的结婚对象结婚的则属于再婚。离婚后复婚是算二婚的。复婚是指已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重新确立婚姻关系的行为。
三、对方反悔离婚又复婚财产怎么处理
离婚又复婚,离婚时分割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不是共同财产。因为离婚使婚姻关系终止,复婚所组成的婚姻关系并不具有法律的延续性,是两个行为,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婚姻关系。根据新的司法解释,离婚时所分割的财产,在生效后即属于个人所有,除非当事人自愿,否则在下一个结婚的婚姻关系中依然为个人所有。而复婚实际上就是第二次结婚,离婚时分割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复婚后取得的财产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n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
如何应对协议离婚一方反悔
435人看过
-
离婚净身出户后反悔,应该如何应对?
286人看过
-
如何应对女方反悔签署的离婚协议?
177人看过
-
协议离婚执行中,一方反悔如何应对?
225人看过
-
面对对方的反悔协议离婚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323人看过
-
遇到父母反对离婚,应该如何应对?
462人看过
-
如何应对卖方反悔?西藏在线咨询 2025-01-27根据法律法规,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卖方反悔,买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选择解除合同,同时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根据《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没有履行约定的债务,他无权
-
离婚财产分割后,一方反悔,如何应对?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签订离婚协议后办理离婚登记的情况下,如果一方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以在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如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如果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离婚协议履行后反悔,如何应对?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10针对离婚后反悔的情况,人民法院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当事人要求恢复婚姻但不同意离婚时,法院将不予受理,建议当事人到原办理离婚登记的机关解决问题。而对于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并要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情况,人民法院将受理。离婚协议对男女双方产生法律效力,但如果一方在离婚一年内反悔财产分割问题,当事人可以诉讼至法院要求变更或撤销。同样的,对于子女抚养问题反悔并要求变更或撤销子女抚养协议的情况,法院也将受理。
-
如何处理离婚当事人对离婚方面的反悔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21即又不同意离婚,要求恢复婚姻的,根据规定这种情况法院不受理,要求当事人到原办理离婚登记的机关解决。因为离婚证对男女双方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要求恢复婚姻的,要按照登记程序办理。一方反悔的,应到原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解决。婚姻登记机关没有发现,受欺诈或胁迫等情形的应驳回当事人的请求。即这种情况不能反悔的,因为离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
如何应对对方在达成协议后反悔的情况?安徽在线咨询 2024-12-08在面对协商达成后的违约行为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沟通协调:我们应该积极与违约方进行交流,试图深入了解其违约的具体原因以及对方的真实想法,以找出合理的各种困难因素或突发变故所引发的违约行为。如果情况允许,我们应该尽全力尝试与对方沟通妥协,并制定出更为可行的还款方案或其他形式的援助。 2. 法律行动:如果上述沟通协调的方法未能产生效果,或者在签署的协议文本中存在违约罚金或其他形式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