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2、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3、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为无过错责任销售者具有过错的,承担最终责任;销售者无过错的,生产者承担最终责任
5、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6、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7、高度危险责任中,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者,高度危险物品的经营者、占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8、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但动物园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一、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项有什么?
1、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中侵权的免责。特殊情况下,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侵权时,可免其责。如罪犯判处死刑,依法执行抢决的人员。
2、产品质量侵权的免责。缺陷产品的侵权行为它既不同于自己行为致人损害的一般侵权行为,也不同于为他人行
为负责的其他特殊侵权行为。对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则应免除其法律责任:一是不当使用,即消费者违反产品的特定用途、目的、操作方法、不按产品说明使用
保管产品的,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责任。二是消费者明知产品有缺陷而购买、使用的。
3、高度危险作业侵权的免责。高危作业致人损害的,应适用无过错责任,作业人不得以自己无过错为由主张免责。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作业人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受害人故意为高危作业侵权责任的免责条件。
-
侵权责任归属原则:无过错与过错责任
65人看过
-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情形汇总
98人看过
-
著作权归责原则不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
350人看过
-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适用中的局限性
90人看过
-
专利侵权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的探讨
110人看过
-
环境侵权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
164人看过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对于一般的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行为。 二、存在损害事实,即在客观上造成他人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害。 三、非法行为与损害后果... 更多>
-
以下情形的工伤是否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所以对于工伤认定,按照相对无过错责任来对员工进行赔偿
-
过错责任原则范围是什么,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方面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6过错责任原则范围: 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的过错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条件的。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6条第1款重申过错责任原则是的基本,它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以过错为要件的,过错便是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件。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原则上适用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以下含
-
无过错责任原则:理解与适用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10根据法律规定,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只要有损害事实的发生,并且该损害与行为人的行为有因果关系,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对过错的避免,而不是公平的考虑。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行为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
-
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都有哪些,规定是如何样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41、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 3、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 4、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 5、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与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机动车方无过错; 6、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 7、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的; 8、单位用工; 9、个人家人用工; 10、未成年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
-
什么是过错推定责任,责任适用过错推定的情形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01、过错推定,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行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诉讼中,能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自己无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的行为中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2、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并致他人损害时,应以过错作为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的责任。可见依过错责任原则,若行为人没有过错,如加害行为因不可抗力而致,则虽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