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般户发工资对于单位来说有几个影响后果,一是没有足额缴纳社保;二是没有帮员工足额代扣代缴个税;三是私账的钱哪里来的,有没有牵涉到其他的偷逃税款行为;四是如果有限公司的老板私账和公账混为一谈,对于自己也是风险。一般户是不可以给员工发工资的。用人单位委托银行代发工资必须要用基本户,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一、发放工资不走公账是偷税么?
发工资不走公账属于偷税。公司一直使用私人账户发放工资是涉嫌偷税漏税的行为,但必须要有具体的偷税行为才能认定。因为在税务核查的时候,无法通过公司账户情况查询到工资发放的情况。但是工资用个人账户发放只要是足额按时发放,其本身是不违背工资发放的相关法律的。
二、社保中断两年可以用吗
可以的,社保停交以后续交有两种办法:
1、直接续交就可以,以前没交的中断,从现在开始重新续交。
2、补缴中断的把以前的连上,但是这种一般要缴纳一定的滞纳金。目前养老金的领取条件是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所以只要交了15年,中间有没有中断都没有关系,只是对于领取的金额有一点影响。
社保中断两年再续缴的影响:
社保断交两年,现在想继续交是可以补交的。因为养老保险是累计的,其他保险需要重新累计缴费年限。一般情况下,只要达到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一共交够十五年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至于医疗保险,自停止缴费的次月始,便不再享受基本医疗的统筹支付(医保报销)与相关的医疗补助。但医保卡上还有钱的话,可在门诊或药店使用,用以购药或者支付统筹范围内不给报销的诊疗费用。因为医保卡内金额为个人每月缴纳并纳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累计。
续保后还需半年等待期,医保中断或是欠费超过三个月,需要6个月的等待观察期,才可以继续享受以前报销、医疗补助的待遇。个人账户应对的方面,只要医保卡内余额足够,在续保下月后可与以前一样使用。
在工作期间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工资报酬,同时也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以及公积金费用,社会保险也是包括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项目,如果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出现了断缴也会影响到公民的权益,所以在社保断缴后一定要及时的到社保中心办理续交。
-
一般户为什么不能代发工资
66人看过
-
一般公章私用有什么后果
365人看过
-
工商部门发现客户撤诉后会有什么后果?
455人看过
-
发包人没有发包资格会有什么后果
271人看过
-
一般户的用途可不可以发工资
499人看过
-
一般户发工资如何处理
326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用一般户发工资的后果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03用一般户发工资的后果,是承担违法的法律后果。一般户是不可以给员工发工资的。用人单位委托银行代发工资必须要用基本户,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且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
打12021不发工资,会有什么后果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1未及时支付工资的解决方法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 2、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若仍想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只请求支付工资。申请劳动仲裁时应
-
一般户为什么不能代发工资广东在线咨询 2024-04-27一般户不能代发工资是因为企业的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该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在给员工发工资时,使用的是基本户。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该账户办理。
-
酒驾发生一般的法律后果会有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9《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
-
互联网投资诈骗一般会有什么后果?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0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非法集资者把自己伪装成私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募资运作不规范,就演变成以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会谎称自己经营的是私募基金,有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优秀的运作团队,从而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并通过报刊、电台、电视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电子邮件等公开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