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是否涉及刑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6 21:29:52 239 人看过

一、高空抛物是否涉及刑法

高空抛物是涉及刑法。如果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涉嫌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高空抛物致人重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如果致人轻伤的,也涉嫌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高空抛物损害赔偿的标准是怎样的

高空抛物赔偿案件标准是赔偿伤者用于医学治疗的医药费、鉴定费、护理费、误工费;造成伤者残疾的,还除了上述费用之外还应当赔偿伤者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需要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以及死者近亲属精神抚慰金。

三、高空抛物找不到人一楼要担责任吗

高空抛物找不到人一楼不担责任,高空指的就是有一定高度的地方,而一楼一般不具备高空抛物的条件的。高空抛物砸到人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又由不能证明自己没有侵权的住户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n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高空抛物坠物涉及行政责任有什么
    对于高空抛物、坠物事件,对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否可以适用行政处罚措施呢,实践中行政处罚的案例几乎很少。如果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处罚情形,可以适用该法对行为人进行处罚。一、高空抛物刑法罪与罪的刑法适用哪些如果行为人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直接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114条规定,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属于严重后果,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第1款规定,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没有提到从高空抛物的过失行为,过失行为应当有可能存在。如果并非故意,行为人只是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系过失犯罪,这种情况如果造成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依法可以追究
    2023-03-28
    106人看过
  •  缓刑是否与高空抛物有关?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考虑高空抛物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全面评估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并准确判断行为的性质,适用罪名并公正裁量刑罚。对于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而对于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则需要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在考虑高空抛物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影响等因素,全面评估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的性质,并正确适用罪名,公正裁量刑罚。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高 空 抛 物 处 罚 法 律 规 定 有 哪 些 ?高空抛物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
    2023-09-05
    457人看过
  • 高空抛物将以高空抛物罪入刑是正确的吗?
    高空抛物的,是以高空抛物罪入刑,行为人应当按照高空抛物罪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上面增加了高空抛物罪,就是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我国现在有高空抛物罪后,行为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然后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高空抛物罪,会被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高空抛物罪的首例案件最近,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徐某某被诉高空抛物
    2023-06-22
    181人看过
  • 判处高空抛物罪是否溯及过往?
    判处高空抛物罪是不溯及既往,根据刑法定原则要求“事前的罪刑法定”,即法不能溯及既往。既然以前未规定“高空抛物罪”,法律就不能以此定罪处刑。但法不溯及既往仅指重法不溯及既往,如果新法对行为人有利,则应该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处理。相关法条针对高空抛物行为,《刑法修正案(十一)》特别制定了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需要注意的是,高空抛物行为也可能构成其他犯罪。高空抛物罪的第2款规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这就意味着如果造成他人伤亡结果的,可能被判处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一、住宅小区高空坠物构成犯罪吗住宅小区高空坠物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实际的犯罪动机而定,根据最高法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故意高
    2023-06-20
    327人看过
  • 高空抛物砸伤人是否涉及危害他人安全问题
    一、高空抛物砸伤人是否涉及危害他人安全问题高空抛物砸伤人涉及危害他人安全问题,高空抛物罪属于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二、高空抛物砸到人怎么赔1.医疗费,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必要时,可
    2023-12-30
    227人看过
  • 高空抛物的归责原则以及高空抛物如何取证
    一、高空抛物的归责原则高空抛物的归责原则是公平原则,以及例外的过错推定原则。1.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2.由上可知,高空抛物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方式,如果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是公平原则的体现。3.而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除外条例则是体现过错推定原则,即将一定范围内可能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都划分为责任主体,并推定他们有过错,同时允许责任主体举证免责,只要能证明自己不是真正的侵权人,就可以将其排除在“可能加害人”之外而免于承担责任。二、高空抛物如何取证高空抛物的取证方法是:1.调取周围的监控录像。
    2023-06-07
    398人看过
  • 110是否处理高空抛物
    是的。对于这个情况肯定可以报警的,即使没有出现伤亡也可以。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是指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侵权行为。高空抛物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包括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和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两种行为。《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2023-04-15
    446人看过
  • (高空抛物-民法典)
    2021民法典关于高空抛物的规定是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之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赔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民法典对高空抛物的规定有哪些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一条规定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
    2023-07-08
    185人看过
  • 成都高空抛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抛物可入刑吗
    一、成都高空抛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抛物可入刑吗高空抛物达到一定危害可以判刑。今日,青羊区法院当庭宣判了这起高空抛物案件,周某某因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记者了解到,这起案件是成都办理的高空抛物入刑后首案。最高法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故意高空抛物根据具体情形,最高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此次《意见》中明确提出,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另外,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重伤,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的,依照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
    2023-06-19
    279人看过
  • 高空抛物罪法定刑期是多久?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损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社会矛盾纠纷。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现实危害,深刻认识运用刑罚手段惩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惩治此类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坚决遏制此类行为发生。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性质,正确适用罪名,准确裁量刑罚。一、高空坠物的归责责任是怎样的?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2023-06-29
    135人看过
  • 女子高空抛物被判刑,高空抛物性质到底如何?
    近日,浙江温州,一女子廖某某因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刑。今年5月,该女子与丈夫因琐事发生争吵时将家中的铁榔头、装酸菜的玻璃坛子从五楼窗户抛了出去。案发时间正值小区一出入口旁的人流高峰期,所幸物品只是砸中了楼下轿车未砸到行人,最终法院宣判被告人廖某某犯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高空抛物的性质到底如何?有研究称,一枚30克的鸡蛋从25楼的高度抛下,其冲击力足以致人当场死亡,可见高空抛物不仅不文明,还会对路上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所以2021年3月1日我国正式将“高空抛物”单独入刑,增设高空抛物罪,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此案中廖某某不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她的抛物行为已经侵犯了熊某某的财产权益;所以
    2023-05-06
    404人看过
  • 起诉高空抛物流程,高空抛物法院起诉流程
    一、高空坠物诉讼起诉的流程是怎么样的?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8、判决宣告。二、高空坠物找那个部门管?高空坠物找城乡建委等部门管。高空坠物是由城乡建委、县规划局和县材政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监管的。不过,如果发生
    2023-11-26
    102人看过
  • 故意高空抛物罪与过失高空抛物罪
    高空抛物罪属于故意犯罪,过失性犯罪是不能够从高空抛物罪的。高空抛物,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是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造成他人死亡的,可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的区别二者区别如下:1.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区别的关键在于致人损害之物是否是在人力直接作用下发生了致人损害的后果。高空坠物不是人为直接造成的,而高空抛物是人为故意抛物导致的。2.坠物案件中,无法证明自己不存在侵权行为的相关人承担的是赔偿责任。而抛物案件中,无法证明自己不存在侵权行为的相关人承担的是补偿责任。因此,责任的大小和数额的大小均有较大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
    2023-07-17
    376人看过
  • 高空抛物是否可以起诉物业
    高空抛物可以起诉物业。高空坠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亦即如果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法律上就推定其有过错并确认其承担民事责任。反过来,当受害人请求赔偿时,只需举证证明受损害的事实、受损事实与高空坠物有因果关系,以及坠落物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该坠落物存在支配关系即可。相关法律对如何确定高空坠落物的被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中,受害一方在具体致害人不明的情况下,一般只会起诉有致害可能的建筑物住户和建筑物的管理者如物业公司等。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因此法院也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根据该条规定,若在此法实施后出现的无法确定高空坠物具体致害人的情况下,除了被告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情况外,该栋楼的业主都将承担补偿责任。高空坠物构成高空抛物罪吗
    2023-08-03
    17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高空抛物致死,高空抛物致死怎么判刑,高空抛物致死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6
      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抛砖砸死女婴”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在为百日女婴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父母悲痛欲绝而扼腕的同时,一个有关城市高空抛物威胁人们“头顶安全”的社会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高空抛物在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物损失的严重后果以及高空抛物者的观恶意程度,可能涉及到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相应的罪名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及危险方
    • 110是否处理高空抛物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3
      1、是的。对于这个情况肯定可以报警的,即使没有出现伤亡也可以。 2、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是指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侵权行为。 3、高空抛物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包括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和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两种行为。
    • 高空抛物罪不是高空抛物的恶行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08
      构成,一般来说故意高空抛物,情节严重的会构成高空抛物罪。但是在实际案件中对于高空抛物的犯认定,要根据其犯罪动机而定,存在故意伤害的情节就可以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所以根据犯罪情节严重者可分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还有故意杀人罪。
    • 高空抛物入刑法第几条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明确规定,故意向高空抛弃物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刑法第114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 民法典中高空抛物一楼有责任吗高空抛物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7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高空抛物由侵权人承担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如果一楼是有可能的加害人,应当承担责任。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