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香米、榴莲、椰子油等东盟国家特有的农产品便摆在了各国展台的显著位置,而随着近几年中国、东盟经济的互利发展,涉及农业的合作项目也频频签约。在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开幕当天,中国农垦系统就与东盟各国定下了23个合作项目,包括异地合作种植、加工、销售等,涉及金额达165亿元。
专家普遍认为,农业方面的合作对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将起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提速,农业合作将大有可为。在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期间,本刊记者就中国与东盟地区农产品合作问题专访了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副秘书长许宁宁先生。
农产品率先打开合作大门
《进出口经理人》:请您详细地介绍一下中国与东盟地区农产品的合作情况。近些年在农产品合作方面有哪些发展?
许宁宁:由于地处东南亚热带区域,东盟国家农产品独具特色,因此食品业也很发达。泰国大米质地优良,在全球粮食市场享有盛誉;越南咖啡品质纯正,已成为广大消费者追逐的时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品位高、质地纯,深受商家企业的青睐;其他如橡胶、椰子产品、豆类、水果等也广受欢迎。上述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和食品市场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同时也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中国市场逐渐占有了一定的份额。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农产品与食品展区为东盟国家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也成为中国买家与东盟各国农产品和食品卖家洽谈合作的重要平台。农产品与食品展区贸易成交总额从首届博览会的6502.2万美元,猛增到第五届食品类商品成交金额35817.1万美元,农产品类138.07万美元。
东盟10国主要农产品和食品包括:资源型农产品,如棕榈油及产品、橡胶、椰子产品、矿产品等;基础型农产品,如大米、豆类等;包装食品,如水产品、咖啡、饮料、加工类带包装食品等;调味品,如食用油、调料等。此外,还有草药类食品等其他类型。各个国家也都有自己的支柱企业,比如,柬埔寨的吴哥啤酒、印度尼西亚UNIONBOX、老挝的DANSAVANH、马来西亚的BEAUCRETESDNBHD、缅甸的YATHARCHOINDUSTRYLTD、新加坡的丰隆集团、泰国的正大集团、越南的中原咖啡等。
另外,早在2004年中国与东盟便达成了早期收获计划,从2004年初开始下调农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已降为零。其中,中国和泰国已经从2003年10月1日开始对蔬菜和水果的188项税目产品实施了零关税。零关税实施后,中泰蔬菜及水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关税正逐步降低,并最终于2010年实现零关税。中国和东盟国家商家企业的合作前景将更为广阔。
中国企业应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进出口经理人》:刚刚听了您的介绍,发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中,很多都是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向中国出口。那么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的前景是否看好,中国农产品企业应该怎么发展自己?
许宁宁:中国的农产品也有很多出口到东盟地区,很受欢迎,可以说中国与东盟10国是互利共赢的。比如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近年柿饼、柑、橙、柚每年都大量出口东盟。
不过相比较之下,中国的农产品还是不占有比较优势的。在东盟国家中,缅甸、柬埔寨和老挝3国均属于传统的农业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3国农产品具有较明显的显性比较优势,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它们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就在不断下降,尤其是老挝和柬埔寨,已不具有农业的比较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这3国都是世界上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差,农业投资能力弱,农业技术进步慢,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世界农业发展水平,柬埔寨和老挝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柬埔寨和老挝两国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
东盟各国中农业既有比较优势又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家为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在农业上具有相对丰饶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2007年,这4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占了东盟10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以上,可见,这4国农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菲律宾自1996年以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便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已丧失了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新加坡和文莱两国由于受农业资源缺乏的约束,其农业在农产品出口中表现出比较劣势。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进一步落实,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的种类将呈现多样化,而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却不及东盟主要的农业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会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东盟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例如泰国、越南、缅甸的谷物和水果蔬菜的出口都显示了较强的实力,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因此,中国在今后要大力引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培育、引进、推广普及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充分发挥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互补性,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显示了非常强的比较优势。例如,肉类制品和蔬菜制品显示出中国农产品深加工具有的潜力。所以,中国应突破性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及特色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应逐步发展
164人看过
-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412人看过
-
中国一化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391人看过
-
临沭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377人看过
-
“国十条”发力促小微企业发展
119人看过
-
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114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软件产品研发、扩大产品发展、组织、扩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6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规定,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需要说明的是,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是指符合
-
深圳有什么发展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3建立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信贷倾斜挂钩制度,在确定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信贷银行时,应当将信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作为审定条件。具体办法由市发改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
商品流通企业发展中说明了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4商品流通企业是通过低价购买和高价销售商品来实现商品进销差价,从而弥补企业的各种费用和支出,获取利润的企业。我国商品流通企业包括:商业、粮食、物资、供销、外贸、医药、石油、烟草、图书发行等商品流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通过商品采购、销售、调拨、储存(包括运输)等业务实现商品流通,其中采购和销售是完成商品流通的关键业务,调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商品采购和销售为重点。商品流通企业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营活动的主
-
中小企业板块的发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4要想最大限度把握中小企业板块的机会,投资者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入手: 一、坚持成长投资理念。选择那些具有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的公司进行投资。 二、注重公司基本面研究。要观察企业是否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其大股东实力如何、经营管理者素质和人力资源状况,投资者应当关注技术过硬、经营管理值得信赖、企业文化建设较好、能够留住人才的上市公司。 三、注重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高、行业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未来成长将较为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食品风险基金管理操作规程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09粮食风险基金下拨情况分析。各级行要随时监督粮食风险基金下拨情况,监测补贴资金在粮食风险基金专户滞留情况,分析滞留原因,以便采取措施督促下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