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还款承诺书的法律时效是几年的
还款承诺书一般如果有效就会一直有效,但是基于还款承诺书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有还款承诺书不还款可以起诉吗
可以,但是还需要转账记录等其他证据材料加以证明。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还款承诺书和借条有什么区别
1.从对人的效力上讲,借条的法律效力更广,它涉及到借款双方,而还款承诺书的效力只约束承诺人。
法律效力就是法律的约束力,法律效力的范围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借条,相当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从法律约束力的角度讲,借条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双方均应当遵守,任何一方均不得违反。任何一方违反约定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而还款承诺书仅是借款人向出借人作出的,其只约束承诺人。所以,在对人的效力上,借条的效力范围更广。
2.在空间效力范围上,二者没有区别,在时间效力范围上,在各自约定或承诺的时间内具有法律约束力,虽然还款承诺书和借条中的还款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无法仅因为时间不同而区分它们在法律效力上的大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八十三条 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申请书中应当载明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基本情况和申请的目的。\n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
-
借条和还款承诺书的法律效力,承诺书跟欠条的区别
184人看过
-
还款承诺书具有什么法律效力,还款承诺书怎么写
185人看过
-
还款承诺书的写法,还款承诺书用什么方式
178人看过
-
工程款承诺书怎么是有法律效率
469人看过
-
反承诺书有效性的法律规定
55人看过
-
法律效力承诺书的具体条件
72人看过
-
关于还款方式的还款承诺书的法律效力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16还款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
承诺书几年失去法律效力,最新的规定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26法律分析 因承诺书产生纠纷的,三年后会失去法律效力。承诺书会受到诉讼时效约束。因承诺书产生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
商家承诺的法律效力与承诺书的作用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1前者是警示,是对他人的约束,这得依职权作出,店家显然无此职权,是无效的,不对外产生直接的法律效力。后者属于承诺,说明店家对自己的行为产品负责到底,以此来吸引顾客和消费者,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且商家的确有权利以此要求自己,一旦作出承诺,即发生效力,应严格遵守,否则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假设存在“作假”行为,则消费者有权要求十倍赔偿。
-
承诺书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书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9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了他人的合
-
还款承诺书承诺展期诉讼时效如何计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26还款承诺书适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三年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