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法院日前对一起编造恐怖信息、敲诈勒索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陈益艺编造在大型超市安装炸弹恐怖信息扰乱公众秩序,并两次以恐怖信息对他人实施威胁,敲诈勒索,构成敲诈勒索罪、编造恐怖信息罪,数罪并罚,判决执行有期徒刑6年。
法院审理查明,今年2月17日14时19分许,在厦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的陈益艺在办公室使用手机两次拨打了厦门永辉商业有限公司的永辉超市客户服务电话,谎称其已在超市内放置了一枚炸弹,要求超市准备20万元人民币并等待通知。
厦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后,随即出动包括特警、刑警、交警等各警种在内的大量警力,对该公司的五家超市连锁店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排查可疑爆炸物。直至当日18时左右,这5家超市才恢复正常营业,共计停业3个小时,损失营业额约21万余元。警方未发现爆炸物,并于当日抓获了陈益艺。
法院还查明,今年1月至2月间,陈益艺还用手机向被害人郑某、陈某发送信息,以郑某、陈某的孩子人身安全相威胁,要求郑某、陈某汇款到指定账户,敲诈勒索金额共计15万元,但未能得逞。
-
辽宁一男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被判刑1年
160人看过
-
男子酒后打市长热线编造“诈弹”信息扰乱秩序获刑
351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109人看过
-
菏泽男子编造恐怖信息敲诈钱财获刑
256人看过
-
最高法:虚假恐怖信息未扰乱社会秩序不构罪
169人看过
-
什么是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几年
5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1-09-28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内容不同。后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聚众实施各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明知编造或传播的为虚假恐怖信息仍决意为之。 2、行为方式不同。后罪的行为方式为聚众采取各种方法扰乱社会秩序,方法多种多样;本罪的行为方式则为编造
-
哪些是扰乱公共罪?扰乱公共秩序罪怎么判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3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两者间相同点都是扰乱秩序,前者是指在学校、单位、商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23(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
因为医患问题导致家属扰乱公共秩序,扰乱公共秩序罪判多少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5是七年。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造假恐怖信息罪的区别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 (2)行为方式不同。前罪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后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为虚假的恐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