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恐怖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厦门一男子被判刑6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20:33:09 448 人看过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法院日前对一起编造恐怖信息、敲诈勒索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陈益艺编造在大型超市安装炸弹恐怖信息扰乱公众秩序,并两次以恐怖信息对他人实施威胁,敲诈勒索,构成敲诈勒索罪、编造恐怖信息罪,数罪并罚,判决执行有期徒刑6年。

法院审理查明,今年2月17日14时19分许,在厦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的陈益艺在办公室使用手机两次拨打了厦门永辉商业有限公司的永辉超市客户服务电话,谎称其已在超市内放置了一枚炸弹,要求超市准备20万元人民币并等待通知。

厦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后,随即出动包括特警、刑警、交警等各警种在内的大量警力,对该公司的五家超市连锁店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排查可疑爆炸物。直至当日18时左右,这5家超市才恢复正常营业,共计停业3个小时,损失营业额约21万余元。警方未发现爆炸物,并于当日抓获了陈益艺。

法院还查明,今年1月至2月间,陈益艺还用手机向被害人郑某、陈某发送信息,以郑某、陈某的孩子人身安全相威胁,要求郑某、陈某汇款到指定账户,敲诈勒索金额共计15万元,但未能得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9: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扰乱单位秩序被判劳教一年
    近日,我县河口镇清湖村费家自然村村民费某,因多次扰乱单位秩序,被上饶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裁决劳动教养一年。2008年11月25日,费某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非正常上访被北京天安门公安分局训诫;2008年12月18日因扰乱单位秩序被县公安局给予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2009年3月24日因扰乱单位秩序被县公安局给予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许,又在市汽运建筑工程公司新建的位于县城城西的新汽车站工地阻碍该单位正常施工。上饶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十条第(五)项的规定,决定对费某劳动教养一年。
    2023-06-06
    369人看过
  • 哪个部门管理扰乱公共秩序
    一、哪个部门管理扰乱公共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七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二、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特点本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生产秩序、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医疗卫生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2)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3)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4)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三、扰乱单位秩序行
    2023-06-01
    399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3、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应当是纠集3人以上,有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有积极实施犯罪活动,行动特别卖力,情节比较严重的积极参加者,在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过程中,有时还会有受蒙蔽的群众,被威胁的一般违法者、围观者、起哄者,纠集3人以上是指包括
    2023-08-05
    135人看过
  • 公共秩序扰乱怎么办
    ,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警告,指公安机关责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改正错误,保证不再重犯,警告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轻的处罚,主要针对初犯、偶犯、违法情节轻微认错态度较好的人。3、罚款是公安机关勒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以惩戒其违法行为,罚款数额一般在1元以上、200元以下。4、但是对于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的,处15日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共处5000元以下罚款。5、对违反规定种植罂粟毒品原植物的,除铲除其所种毒品原植物外,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6、治安拘留在性质上不同于刑事拘留和民事拘留,治安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处罚标准有什么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
    2023-08-04
    140人看过
  • 自杀扰乱公共秩序吗
    一、自杀扰乱公共秩序吗如果某人自杀行为扰乱了社会,那就是犯罪。如果没造成死亡除了对其进行救治以外,还要看其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情节轻重来进行处理。二、自杀应该算犯罪吗自杀不属于犯罪。在我国《刑法》中,没有相关对自杀者进行定罪的规定,所以不构成犯罪。但是,在实施自杀行为时,侵害到他人人身财产的权益,或者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该行为可能涉嫌违法,严重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在此情况下,如果自杀者实际死亡的,则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未死亡的,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如果行为人在公共场所采用爆炸式自杀的,就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胁。如果实施爆炸后,行为人自己没有死亡的,就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最多判刑多久扰乱公共秩序不是具体罪名。该类犯罪中,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首要分子几乎没有判缓的可能。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
    2023-05-04
    456人看过
  • 男子用仿真枪瞄值勤哨兵被认定扰乱公共秩序
    男青年郑某用仿真枪瞄某部队的两名值勤哨兵,引起部队警觉。昨天,郑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大兴警方治安拘留。6月12日9时许,大兴分局接到110报警,北京某部队战士凌晨5时许在部队门外值勤时,发现对面居民楼中一户人家开着窗户,有一赤背男子手持一把类似于长枪的枪状物对着部队周边建筑及两名哨兵瞄准。接警后大兴分局立即组织刑侦支队、防暴大队、黄村镇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警力赶赴现场,经过仔细侦查后将郑某抓获。经审查,原来郑某玩弄的是一把仿真玩具长枪,仿的是95式冲锋枪,是他前两天出外旅游,出于爱好,从一地摊处花150元钱购买的。12日早晨起床后,看看离上班出发的时间还有一会儿,闲着没事,郑某就拿出了这支仿真枪,推开窗户,瞄着对面部队的哨兵。郑某没想到,他的这一动作,引起了部队警觉,工作人员迅速拨打110报警。郑某得知自己开玩笑的行为闯祸时,他后悔不已。
    2023-06-06
    355人看过
  • 男子散布涉疫谣言被拘,扰乱公共秩序拘留几天?
    9月14日,纪某意在其出租房屋的租客微信群中发布现在报告单出来,第三医院检测出来阳性有二百多个的信息,后该消息被多人转发。当日,同安公安分局依法将涉嫌发布该虚假信息的纪某意(男,33岁,同安人)传唤到派出所调查。经查,纪某意称那是从他人处道听途说相关消息,并在未经核实情况下,使用姐姐纪某的手机发布了该消息。此次事件造成了不实信息的扩散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目前,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同安公安分局已依法对纪某意行政拘留。一、扰乱公共秩序拘留几天?扰乱公共秩序的,一般拘留五天以上十天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
    2023-06-21
    439人看过
  • 为寻刺激扬言恐袭被刑拘,编造恐怖信息怎么罚
    单身男子为寻刺激,扬言搞“恐袭”15日,成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指令:有一个网名为“贫僧夜探女生楼”的网民在百度贴吧《成都吧》发布一条“我准备搞一场恐怖袭击,目标是成都各大酒店”信息。成都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迅速开展调查,于2月15日23时许,在金牛区将21岁的巴中南江籍嫌疑男子杨某挡获,民警从其身上查获作案用手机一部。随后公安机关依法对嫌疑人杨某的租住房进行搜查,未发现涉嫌制造暴恐的物品。经讯问,犯罪嫌疑人杨某供述,情人节当天因自己还是单身,出于无聊寻求刺激,于2月14日11时许在自己位于锦江区某小区租住房内,利用手机在互联网百度贴吧《成都吧》板块发布了一条标题为“我准备搞一场恐怖袭击,目标成都各大酒店”的虚假恐怖信息。编造恐怖信息怎么罚刑法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
    2023-11-29
    384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辩护词
    一、扰乱公共秩序罪辩护词审判长、审判员:受被告人**的委托,湖南XX健律师事务所指派XX显南、曾理担任其辩护,通过阅卷和庭审质证,对被告人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一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辩护人认为,彭**没有实施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诉机关认定彭XX犯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指控不能成立。一、从本案的起因看,本案背后存在复杂的背景。本案的起因根源于拆迁补偿问题,我们都知道,土地对农民来说是衣食父母,失去了土地等于是失去饭碗。本案正是由于政府拆迁,征收地农当民的土地,当地农民认为补偿不合理,最终导致事情的发生。在此我们不去考虑政府补偿是否到位的问题,就从本案的发生原因看,至少该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地农民不懂法律,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当地的有关部门处理不当,没有及时预防和协调好此事等等。二、本是发生是村民自发、自愿的,不存在组织、策划活动。从吴**、许**、李**、余*
    2023-06-01
    314人看过
  • 编造传播恐怖信息将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判10年
    早报讯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召开专题会议,对投放虚假危险物质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予以严厉打击,最高可处10年有期徒刑。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凡是涉及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突发传染病疫情等,足以使社会公众产生心理震慑,引起心理恐慌的信息,都将被认定为恐怖信息。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方式,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尚未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程度的,且无法依刑法规定的其他罪名对该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处五日以上
    2023-06-11
    360人看过
  • 邵东一男子纠集亲友扰乱单位正常办公秩序被刑拘
    11月25日11时许,邵东县红土岭中心派出所巡警队接110指挥中心指令:有人在邵东地税局车辆管理所闹事。值班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将违法嫌疑人曾某(男,汉族,现年41岁,野鸡坪乡人)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经查证,当天上午,曾某的一台大货车在S315省道上经过时遭遇邵东地税局车辆管理所查税,由于货车驾驶员不予配合,车管所的工作人员只得强行将货车扣回地税局。曾某获息后十分恼火,当即纠集亲朋好友十余名赶到邵东地税局车管所大吵大闹,他本人还在车管所办公室大拍桌子,严重扰乱了车管所的正常办公秩序。目前,曾某因涉嫌扰乱单位办公秩序已被邵东县公安局予以行政拘留。
    2023-06-06
    257人看过
  • 女子一周三次扬言自杀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
    为逼男友回心转意,月月(化名)一周内三次爬上高楼扬言自杀。近日,邵武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据民警介绍,最近月月与男友发生矛盾,男友提出分手,月月伤心欲绝。今年6月中下旬,月月因病住院,本以为男友会前来探望,望眼欲穿却始终未能如愿,月月便想到以假装要跳楼相威胁,逼迫男友让步,并与其重归于好。于是,月月在一周时间里,先后三次爬到高楼阳台上扬言要自杀,公安110、消防119和急救120等联动单位为此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营救。因月月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依法对月月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链接:被拒载没搭上车,居然报警称其在公交车上放了炸弹。家住深圳宝安石岩的上班族陆某可能要为自己一时冲动后悔了:他因扬言实施爆炸扰乱公共秩序,已被警方处罚治安拘留10日。据警方介绍,7月24日早上7点,陆某由家里出来,在宝安石岩河滨花园公交站台准备坐
    2023-06-06
    268人看过
  • 刑法扰乱公共秩序罪构成要件
    一、刑法扰乱公共秩序罪构成要件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构成要件为:(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四)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二、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刑法》中扰乱公共秩序系类罪名,系《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第一节的规定,《刑法》二百七十七条至三百零四条均包含在内,无该类罪名的立案标准,内包含的各不同罪名立案标准均不同,建议就案件实际具体情况进行问询。三、扰乱公共秩序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的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
    2023-04-21
    283人看过
  • 最新公共秩序扰乱罪量刑标准
    扰乱社会秩序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如果是聚众扰乱影响社会工作、生产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要进行刑事处罚,但不同身份的人量刑标准不同,首要分子最多可以处罚七年有期徒刑,而积极参加的最多可以判处三年尤其徒刑。如果是冲击国家机关致使无法工作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量刑都加重,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扰乱公共秩序罪怎么判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判刑规则:根据我国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其中包含了多个侵害的客体为公共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犯罪。如犯妨害公务罪的,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
    2023-07-01
    31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1-09-28
      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内容不同。后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聚众实施各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明知编造或传播的为虚假恐怖信息仍决意为之。 2、行为方式不同。后罪的行为方式为聚众采取各种方法扰乱社会秩序,方法多种多样;本罪的行为方式则为编造
    • 哪些是扰乱公共罪?扰乱公共秩序罪怎么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3
      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两者间相同点都是扰乱秩序,前者是指在学校、单位、商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23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 因为医患问题导致家属扰乱公共秩序,扰乱公共秩序罪判多少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5
      是七年。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造假恐怖信息罪的区别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
      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 (2)行为方式不同。前罪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后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为虚假的恐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