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的隐藏行为是什么
隐藏行为,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将真意隐藏在虚假的意思表示中,所为的意思表示虽非出于真意,却隐藏他项法律行为的真正效果,即在通谋的虚假意思表示中隐藏着他项法律行为。隐藏行为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但是还包含其他情形,其法律性质属于意思表示不一致。隐藏行为包括主体的隐藏行为、客体的隐藏行为和权利义务内容的隐藏行为。对于隐藏行为,应当依照民法典中的规定,依照被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规定确定其效力,并适用法律。
二、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八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民法典中的隐私是指哪些内容
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
437人看过
-
民法典的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是什么
219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有哪些规定
304人看过
-
什么才是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
446人看过
-
民法典对隐名代理行为的处理是怎样的?
193人看过
-
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罪是什么样的行为
147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
什么是夫妻隐藏财产的行为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081、擅自转让的夫妻双方在诉讼前后,一方偷偷的将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给卖掉了。这种情况的处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是对于一方擅自转让房产遵循—保护不动产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的原则。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是只登记了一方的名字,或一方又出具了假的共有权人同意转让的证明,使得交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从而使第三人的合法善意的情况下交易、过户成功。出现这种情况,法律一般会保护交易的稳定及善意取得方的利益。那么离婚夫妻
-
隐藏或隐瞒行为是否会减缓执行?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08在涉及到遮掩及隐匿犯罪所得这一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如果符合适用缓刑准则的相关要求,即存在判缓刑的可能性。具体而言,缓刑的确切适用条件包括: 1. 犯罪情节相对轻微; 2. 有明显的悔过自新之意; 3. 无法再度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 4. 宣告缓刑不会对其居住所在社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依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那些因涉嫌犯下拘役或者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在同时符合下列全部
-
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22根据我国刑法第312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则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隐藏隐瞒罪行的刑罚标准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4-12-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单位犯前款罪的情况,单位应被判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