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必须确定。这意味着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明确涉及的具体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这是确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也是确保法律行为有效性的前提。
2.意思表示必须明确。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当事人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表达其内心意思,并希望实现某种法律效果。
因此,意思表示的明确性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至关重要。
3.标的必须确定。标的是民事法律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即当事人通过法律行为所要实现的具体内容。
标的的确定性是确保法律行为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
4.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合法。
这意味着法律行为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二、民事法律行为特性
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一系列特性,这些特性反映了其作为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
1.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私法性。
这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出的国家行为、法院依审判权作出的裁判行为相区别。
2.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合法性。
它追求的效果必须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了法律对民事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3.民事法律行为还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
(1)表意性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来表达其内心意思并追求法律效果。
(2)目的性则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以实现当事人的特定目的。
-
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427人看过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如何终止,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
474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195人看过
-
分析:民事法律行为构成
471人看过
-
民事行为有效怎么认定,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416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期什么是追认期
162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需要注意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1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须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为前提和基础,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有:(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四)形式合乎法律要求。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报酬、赠与、奖励的行为有效;(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进行的细小民事行为有效;
-
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10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构成构成行为要件有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8挪用公款罪行为有哪些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2.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
-
民法典规定民事违法行为构成条件是什么,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25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条件主要有两条:(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2)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民事违法行为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前者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后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违法的作为是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的不作为是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它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3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构成要件1、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车辆已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不履行报案义务,不抢救受害人,不履行听候处理义务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具有逃避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追究的主观故意。3、交通事故当事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