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诋毁商誉行为如何认定
1.确定诋毁商誉行为首先需要明确其侵犯的对象,包括单位和个人,并且对象必须具有特定性。
2.行为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目的在于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3.客观上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
4.主观上具有直接故意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相关法律后果,为判定是否构成诋毁商誉提供了具体法律依据。
二、立案追诉的条件
诋毁商业信誉的立案追诉条件包括:
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五十万元以上。
2.利用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誉的行为;或造成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破产等情形。
3.其他造成重大损失或有严重情节的情形也应予以立案。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商业诋毁行为不仅可能由经营者本人实施,也可由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实施。
5.如果存在共谋,即主观上的共同故意,相关方应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三、法律责任的承担
在诋毁商业信誉行为中,不仅直接实施者会承担法律责任,间接参与者也可能被追责。
如果经营者未亲自实施诋毁行为,却通过共谋利用其他个人或组织进行诋毁,那么这些参与者也应与经营者一同对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实践中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
492人看过
-
如何对诋毁商业信誉行为进行量刑?
175人看过
-
商誉诋毁损失认定是难题
301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行为之诋毁商誉行为
471人看过
-
如何确定商业信誉诋毁的罪责
149人看过
-
诋毁商誉行为与诽谤罪的区别
162人看过
-
什么是诋毁商誉行为,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商家是否构成诋毁商誉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8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呢?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0符合下列要件的行为就认定构成商业诋毁行为: 一、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
-
应该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诋毁商誉的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17诋毁商誉行为认定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若发布的消息是真实的,则不构成诋毁行为。 3、诋毁行为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 4、经营者对其他经营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心态出于故意是显而易见的。
-
论“商誉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16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商誉行为,其构成要件如下: 第一,行为人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人如果受经营者的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 第二,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商誉,战胜竞争对手,因而是以竞争为目的,其主观上的故意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的行为,如通过广告、言论、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伪事实,使用户、消费者不明真相而对受到诋毁的经营者产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有没有法律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10符合下列要件的行为就认定构成商业诋毁行为: 一、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 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