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是否可以告诈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30 10:32:19 476 人看过

对借钱不还的,一般不可以告其诈骗,因为这一般属于民事纠纷,而不是刑事犯罪。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属于民间借贷关系,这并不违法,民间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是,对方借钱不还,且有证据证明对方一开始就是怀着诈骗的目的借钱的话,可以告对方诈骗。

一、借钱不还构成诈骗罪吗

债务人借钱不还一般不构成诈骗罪。除非是属于“名借实骗”即以借钱的方式来实施诈骗,此行为要求行为人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偿还欠款。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故意借钱不打算归回,构成诈骗罪。

二、借钱不还反告敲诈勒索怎么办

借钱不还反告敲诈勒索的,债权人要注意搜集双方存在借贷关系的证据,如借款合同;还要注意搜集对方敲诈勒索的证据,如对方勒索自己的通话录音,短信等证据;

然后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钱并告对方诬陷诽谤,如果情况情节严重的,债权人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此时诬告陷害的行为人已经构成了诬告陷害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3日 20: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借款人有钱不还,可否视为诈骗?
    这段内容讲述了有钱但未归还借款的人不会被认定为诈骗罪,因为借款合同是书面形式,未能归还借款属于民事纠纷。而诈骗罪则需要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并且骗取了较大数额的公共或私人财物,具有不同的定性。虽然诈骗罪的主观目的很难证明,但只有证据充分才能证明其存在。因此,对于有钱但未归还借款的情况,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诈骗罪。虽然有钱但是没有归还借款的人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诈骗罪。借款合同是书面形式,未能归还借款属于民事纠纷,而诈骗罪则是指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在客观上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较大数额的公共或私人财物,具有不同的定性。一般证据很难证明诈骗罪主观目的,只有证据充分才能证明诈骗。 【 法 律 常 识 】 借 款 合 同 与 诈 骗 罪 : 如 何 界 定 ?借款合同与诈骗罪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借款合同是指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约定
    2023-09-13
    214人看过
  • 借钱的用途被欺骗可以告诈骗吗
    借钱的用途被欺骗可以起诉对方诈骗,起诉流程如下: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以及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遗嘱、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4、受理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
    2023-08-09
    138人看过
  • 借钱没有能力偿还了可以告诈骗罪吗
    借钱不还算犯法吗,借钱不还能否构成诈骗罪,借钱立有有借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不属于违法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不构成诈骗罪。因为没有触犯刑法.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讨债务.而且追债这部分民事诉讼有效期限为两年,这个期限从你们约定的还债日期起算,往后推两年.如果离约定还款日期过了两年,那么你虽然可以诉讼,但是已经失去胜诉权,法院会因你两年没有采取维权措施视为自动放弃权利.但是这个期限有期限中断,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还债日期到后,你每次催债,从前的时间中断,从你讨要债务的日期从新开始起算两年.但是这个部分,你要自己有证据证明自己讨要过债务。一、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
    2023-06-19
    150人看过
  • 欠钱不还可以告诈骗吗 怎样才构成诈骗罪
    不会。欠款逃跑一般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构成是:行为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客观上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使被害人形成错误的认识,被害人在错误的认识上处分了财物,遭受了财产损失;诈骗人获得财产的情形。一、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2023-03-09
    111人看过
  • 还敢借钱不还?不还钱可能涉及诈骗
    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一、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的区别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借款为名转移财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等。那么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如何在具体案件中进行判断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
    2023-04-23
    462人看过
  • 别人借我钱 没借条可以告他诈骗吗
    他人借钱不还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如果借款人一开始并非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来借钱,只是借钱后不想还钱或没有能力还钱,只构成简单的债权债务纠纷,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追债。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借款人借钱时已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予以立案。一、借钱用于赌博属于诈骗吗有可能构成诈骗罪,也有可能构成赌博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因为钱是种类物,其用途很难通过交易记录和行为一一对应。一种是不构成诈骗罪,即借钱是真实的是以借贷的名义,赌博并不是最初的目的。这种情况很难被认定为诈骗。二“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判断行为人
    2023-03-05
    329人看过
  • 个人装修不退钱可不可以告诈骗
    一、个人装修不退钱可不可以告诈骗建议及时搜集证据,及时报警以挽回你的损失,对方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诈骗罪的客
    2023-04-21
    75人看过
  • 干活不给钱可以告他诈骗吗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报警。一、不发工资去法院告有用吗公司拖欠工资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且未有书面欠条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爬楼、堵路等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
    2023-03-17
    371人看过
  • 无法偿还借款,可否将其告为诈骗?
    借钱还不了不能告诈骗。因为借钱是属于债权债务关系,未构成违法犯罪,即债权债务关系,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借钱时有欺骗,故意欺诈,有不想归还的想法,可能是欺诈,构成欺诈罪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主要要素,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犯罪;2、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3、对象要求,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产所有权;4、客观要求,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借钱故意不还构成诈骗吗?借钱故意不还是构成诈骗的。也就是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
    2023-07-11
    377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判刑后是否可以不还钱?
    信用卡诈骗罪坐牢也应当还款,两者不相互影响。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信用卡没法还清,办了停息挂账就不用还钱了吗并不是办理停息挂账就可以不还款了,只是可以暂停计息,并且给后续重新协商新的还款计划创造一个基础,减轻自己的债务负担。办理完停息挂账后,结算目前还剩余多少本金未还、已经产生了多少利息。这两部分组成新的债务本金,新的债务可以只偿还本金部分,不会产生新的利息。那么新的债务怎么还,是一次性还是分期,分期的话分多久。这些问题还是需要和银行继续协商解决的,所以并不是办理停息挂账就结束了,还需要继续和银行磋商债务的具体处理结果。如果还有想要了解的相关信息,可以联系律师详细咨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
    2023-07-06
    358人看过
  • 私自借钱不还是否应被视为诈骗罪?
    对方是以欺诈的手段借钱而且故意不还的,那么对方行为人就可以构成诈骗罪,诈骗罪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的方式进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般欺骗感情属于诈骗罪吗单纯的欺骗感情没有涉及到财产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06
    250人看过
  • 借朋友钱还不上被告诈骗该怎么办
    借朋友钱还不上被告诈骗,公安机关一般是不会受理的,欠债不还是属于民事纠纷,应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司法调解不成功下一步去哪民事纠纷,如果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法院受理后,可在法院主持下再次进行调解,或由法院在审理后依法进行判决。在向法院起诉时,应该向法院提交诉状、有关双方纠纷的证据、双方当事情人的身份信息等。其中,诉讼和证据都应该向法院提交正本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二、欠钱八十万无力偿还要判多久欠八十万无力偿还的一般不会被判刑,因为欠款属于民事纠纷并不会涉及到犯罪。不过如果借钱时债务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使用欺骗的方法骗取债权人借出钱财的,则会涉嫌诈骗罪,诈骗数额达80万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或者欠款还不上被起诉后,法院判决了债务人有执行判决的能力但拒不执行判决情节严重的,也会构成犯罪,此时债务人会被处
    2023-03-05
    436人看过
  • 欠钱找不到人了可以告诈骗吗
    看情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为诈骗罪。需要看有没有不归还的故意,数额上2000就够了,但主观上有时候很难界定。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一、诈骗罪标准定义范围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
    2023-03-12
    404人看过
  • 借钱逾期未还,是否构成诈骗?
    1、借钱属于民事借贷纠纷,无论数额大小,只要你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立案受理。2、人民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就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借款人符合以下要件构成诈骗:1、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2、诈骗人在借款时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3、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借钱不还算诈骗吗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如果是由于没有能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如果有能力偿还不还,可能涉嫌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2023-07-07
    41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欠钱不还和借条诈骗可以告他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27
      如果是借款人虚构借款用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没有归还的意图,可以认定为诈骗。“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
    • 借钱不还他可以告他诈骗罪吗法律对诈骗的判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8
      对借钱不还的,一般不可以告其诈骗,因为这一般属于民事纠纷,而不是刑事犯罪。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属于民间借贷关系,这并不违法,民间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第2款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和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当然,民间借贷行为有时也可能涉嫌犯罪。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
    • 诈骗诈骗收到借条不按合同还钱我可以告他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7
      违法的事常为违背道德的事,如强奸和杀人,故法律是以道德为前提的,是维护社会道德的成文条律,欠钱还钱是社会道德之一,如期不还实际上就是构成了诈骗罪。
    • 借钱不还是否可以定合同诈骗罪,如果是合同诈骗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2
      借钱不还是否可以定合同诈骗罪,得根据情节而定。借钱不还属于借贷纠纷,是民事纠纷的一种,不属于诈骗。 当然,如果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贷款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促使贷款人提供借款的,才涉嫌诈骗,可报警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 以借钱为目的, 不还钱, 是否构成诈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0
      朋友以借钱为目的,不还钱,是否定为诈骗。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