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中的合同诉讼期限怎么确定,法律上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7 20:35:48
482 人看过
履行中的合同诉讼期限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年,如果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的,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计算三年。
根据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如何确定保证合同的期限,法律上如何认定
424人看过
-
如何确定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
217人看过
-
如何认定中止履行合同后的合理期限
320人看过
-
履行期限届满合同是否一定解除,法律上如何认定
393人看过
-
合同期限无法确定怎么履行
241人看过
-
合同履行期未满能起诉吗,合同履行的期限怎么确定
8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人民法院行政诉讼中被告确认的履行期限怎么界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23一般原则,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这是最常见的情况。2、行政复议后,根据情况讨论。复议机关的决定是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复议机关的决定是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自行作为被告。同一具体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做出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这些行政机关都是被告。4、组织在法律法规授权下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被告。5、行政机关将其职权委托给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
-
民法诉讼中的迟延履行借款合同如何认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0迟延履行借款合同是违约的。除非征得了对方的同意,否则则是违约的。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
-
法律根据实际情况合同履行期限如何确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07合同履行的时间一般可以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另行协议补充,协议补充不成的,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民法上如何约定未履行期限的合同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7未约定履行期限合同如果想解除,则需要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方可解除。 或者当出现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以及下列法定情形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合同履行法律诉讼期限能否适用,怎么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28合同履行法律诉讼期限能否适用? 合同履行适用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