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该如何处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5:40:53 480 人看过

《宗教事务条例》对强迫公民信教或不信教、干扰正常的宗教活动的行为作出处理规定,目的在于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的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侵犯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关于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指采用行政、经济等强迫手段迫使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信这个教而不信那个教,信这个教派而不信那个教派。强制公民信教或者不信教,直接侵犯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人是少数,少数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就更应当得到保护。同时,在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地区,不得对少数不信教的人施加舆论压力,实行孤立;或者采取各种手段歧视不信教公民,强制不信教公民信教等。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言,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这一点,条例第三十八条已作了规定。第三十九条对这一行为再次规定,有两点不同:一是,违法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包括全体公民以及法人和其他组织,既可以是一般的群众,也可以是宗教教职人员等;二是,多数违法行为的程度相对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只是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关于干扰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以及信教群众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范围内,按照各宗教的教义、教规和传统习惯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拜神、诵经、烧香、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终傅、追思以及过宗教节日,或者信教群众在自己家中过宗教生活,受国家保护,无正当理由,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该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如果是其他组织和个人干扰正常的宗教活动,尚未达到刑事处罚程度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可以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5: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宗教信仰自由相关文章
  • 宗教信仰自由的发展
    宗教信仰自由
    在中世纪,欧洲盛行政教合一制度,国家政权与宗教合而为一,宗教成为国教,教规就是国法,公民必须信奉和遵守,公民没有信仰宗教与否的自由。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提出了政教分离的口号,宗教信仰自由的要求也随之产生。法国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的法律,排除了国家利用政权确立国教并强制公民信仰的可能。后来,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次宪法都规定了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1982年宪法更明确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公民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禁止任何人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的身体健康或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中国基督徒
    2023-06-06
    147人看过
  •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
    公民只能在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并不得违反党的政策和四项基本原则。只有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有公开的合法组织、正式的教义,按照一定教规在宗教场所内进行的活动。宗教信仰自由和宗仰宗教自由是不同的,对于利用宗教或披着宗教外衣散布反动言论进行反革命煽动、制造混乱、装神弄鬼、宣扬封建迷信而损害公民身体健康的行为,以及干预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的行为,都必须予以法律制裁。《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刑法》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
    2023-06-06
    241人看过
  • 正确认识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段启明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宗教信仰自由的口号和原则首先是欧洲资产阶级提出来的,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要求自由、民主、平等在宗教问题上的反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仍然是实现宗教与国家政权的分离,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就是说,国家政权既不能运用行政的办法强制人们不信教,用行政的办法禁止和消灭宗教,也不能运用行政的办法宣扬、支持和发展宗教。同时,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得利用宗教危害社会、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2023-06-06
    250人看过
  • 宗教信仰对入党有影响吗?
    我国是宗教自由的国家,信仰也是自己选择的。既然已经信仰了一个宗教,那就虔诚的去相信一个宗教或是党派,所以入党是有宗教限制的,共产党员绝不能信仰宗教。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缓刑期间能入党吗缓刑期间不能入党。缓刑结束后,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年龄在18周岁以上;2、本人必须具有中国国籍,是从事劳动而不是剥削他人劳动的人;3、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不只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有决心和行动;4、愿意参加党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这是列宁主张的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问题。只有全体党员都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党才有战斗力;5、愿意按期交纳党费。这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有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二条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
    2023-07-10
    175人看过
  • 共产党可以有宗教信仰吗
    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样规定:党员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不仅事关党员个人的信仰问题,而且事关我们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第六十二条对信仰宗教的党员,应当加强思想教育,经党组织帮助教育仍没有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参与利用宗教搞煽动活动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六十三条组织迷信活动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参加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不明真相的参加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
    2023-08-12
    314人看过
  • 宗教信仰自由的司法行政保障
    和监督在司法保障方面,中国对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行为有明确的惩处规定。如《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人民检察院也在《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决定》中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他人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如干涉他人正常的宗教活动或者强迫教徒退教,强迫公民信教或信某一教派,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行为,以及非法封闭或捣毁合法宗教场所及其他宗教设施的行为等,应予立案。近年来,中国司法部门依法审理了若干起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严重伤害教徒宗教感情的案件,对责任者予以惩处。在行政保障方面,中国各级政府设立了宗教事务部门,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具体落实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不干涉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内部事务。
    2023-06-06
    51人看过
  • 西藏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长期以来,达赖集团完全不顾事实真相,在国际上散布流言。近日,达赖又在一份所谓《为全体藏人获得真正自治的备忘录》里谎称藏人缺乏宗教信仰自由云云。事实果真如此吗?就此,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洛桑久美。对于我区宗教的基本现状,洛桑久美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政府对各种宗教、各个教派,对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地尊重和保护,对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生产资料以及为自养目的开办的经济实体实行了减免税收的政策。目前,经西藏各级政府批准修复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17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藏传佛教寺院受到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僧侣的宗教活动有序进行。洛桑久美说,在保证藏传佛教正常活动的开展和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方面,
    2023-06-06
    227人看过
  • 印度电子签证宗教信仰怎么选
    一、印度电子签证宗教信仰怎么选电子签证中宗教一项如果有的话应如实填写(天主教、犹太教、佛教......),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填:NONE二、什么是电子签证电子签证又称“e-visa”,是指把传统的纸质签证“电子化”,以电子文档形式将护照持有人签证上的所有信息储存在签证签发机关的系统中。电子签证办理成功后,将签证打印即可使用。
    2023-12-15
    418人看过
  • 宗教信仰对户口本上记录有何影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户口本上的学历可以更改吗户口本可以更改学历,可持经国家教育部门出具、可证明学历的材料(如毕业证书)、户口本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变更。户口簿是指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内容的薄册。中国的户口簿,是全面反映住户人口个人身份、亲属关系、法定住址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基本户政文书。修改户口本学历项目,需要申请人提交变更申请,并提供相关学历原件,由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核实后才可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
    2023-07-15
    102人看过
  • 中国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白皮书指出,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为了贯彻宪法原则,国务院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白皮书介绍,在中国,少数民族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宗教活动场所分布各地,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如,在新疆,有清真寺2.43万座,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8万多人。在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学经、辩经、受戒、
    2023-06-06
    131人看过
  • 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保护
    中国政府在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进步和提高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在西藏,多数藏族群众信奉藏传佛教。西藏现有1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4.6万多人;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信教群众达百万人以上。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专项拨款2亿多元人民币,用于维护著名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札什伦布寺、桑耶寺等寺庙;还专门拨款,支持佛教界整理出版了藏文《大藏经》等典籍,并在北京和拉萨分别开办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和西藏佛学院。1995年,中国严格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在新疆和宁夏,政府有关部门为穆斯林的朝觐提供了各种服务。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万多
    2023-06-06
    435人看过
  •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和内容
    第一,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信教的自由,也尊重和保护公民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强制都是不允许的。第二,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绝不能用来推行某种宗教,也不能使用来禁止某种宗教。党和国家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国家保护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但按照政教分离原则,一切宗教都不得干预政治和政府事务,不得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损害社会利益,损害公民个人及集体的合法权益;
    2023-06-06
    334人看过
  • 国家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的保护有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国务院于1994年1月31日发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对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作了如下规定:“第三条宗教活动场所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自主管理,其合法权益和该场所内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第四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管理制度。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活动场所不受境外组织和个人的支配。第六条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
    2023-06-13
    473人看过
  • 公民宗教信仰自由遭非法剥夺的罪认定标准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不利于发展。我国刑法规定,认定标准是:第一、要求行为人必须具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第二、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在非法剥夺他人宗教信仰自由,还故意实施该行为;第三、行为人除了直接限制、剥夺人身自由,还破坏宗教设施、散播污辱性的言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吗构成,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在实际发生的案件中,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行为人采用什么方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合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如正当的防卫行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行为,则不能构成本罪。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有明确的杀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间接故意是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
    2023-07-01
    225人看过
换一批
#公民基本权利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宗教信仰自由
    相关咨询
    • 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法律措施有哪些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09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且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强制公民不信仰宗教但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26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且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宗教信仰的自由的内容
      宁夏在线咨询 2021-09-05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内容上包括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教派或那教派的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 为什么必须信仰有关宗教呢?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7
      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 信仰宗教条例第十九条?有何规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10
      宗教活动场所包括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的区分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