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代偿后起诉借款人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顺序写成:1、原告的身份信息。原告是个人的,应当写明原告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方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另还需写明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联系方式。2、被告的身份信息。内容要求与原告的身份信息一致。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涉及给付义务的,应当具有可执行性。4、简要陈述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一、民事诉讼状内容都包括什么
民事诉讼状内容包括:
(一)标题。单列一行在正中写民事起诉状或民事诉状。
(二)诉讼参与人身份基本情况。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诉讼请求部分主要写明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原告一方要求的有关民事权益争议的具体问题。
如要求损害赔偿、债务清偿、履行合同、产权归还等。诉讼请求应写得明确、具体、简明扼要。
事实部分,主要是写明被告侵权行为的具体事实或当事人双方权益争执的具体内容,以及被告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理由部分,就是根据事实和证据,写明认定被告侵权或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所造成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写明提出请求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但必须注意援引法律应准确、适当。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五)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
(六)具状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提交诉状的年月日。
二、离婚起诉状内容包括哪些
离婚起诉状应写明如下内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担保人代偿后向借款人提起诉讼的诉状范本
269人看过
-
担保人追偿权起诉状由几部分组成
372人看过
-
担保人追索欠款起诉状如何写
213人看过
-
借款追偿中,是否需要起诉担保人?
341人看过
-
担保人追偿权起诉流程
192人看过
-
借款人欠款已追还,能起诉担保人吗?
167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借款人起诉担保人能否获得追偿权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01、如果远判决中已经有了追偿权条款---可不需另行起诉,直接在履行担保义务后申请强制执行;2、如果原判决没有追偿条款,可起诉----借款人(支付全部担保金额),其他担保人(无约定按人均承担)
-
未起诉担保人、只起诉借款人、判决后还可以追诉担保人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0可以。只要在约定或法定的保证期间内就可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但是需要再次提起诉讼了。《最高院民间借贷规定》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
借款合同有担保人的起诉状怎样起诉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1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的,应该把债务人和担保人列为共同被告。诉状需要根据双方之间发生的争议确定内容,格式如下:《民事诉讼法》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
担保人诉讼债务人诉状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20人的担保分为一般保证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如果是连带责任担保,银行可以一起起诉,如果是一般保证担保,银行应当先起诉债务人,债务人无法履行才起诉一般保证人。担保人承担了担保责任,代债务人向债权人还了款,可以向债务人追偿,因此,如果还没有代偿,不能向债务人追偿,谈不上反诉,反诉是以银行为被告。执行案件可以从被执行人卡上扣钱,没有年限规定。
-
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追偿诉讼起诉状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21(一)不要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债务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在领导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预的情况下设定的,容易产生纠纷。 (二)不要人情担保。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盲目签订担保合同; (三)不要贿赂担保。这种担保往往通过贿赂钱财或礼物来达到设立担保合同的目的,如李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