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算羁押时间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9 16:22:33 177 人看过

(一)取保候审期间本来就不羁押,当然不算羁押,也不能折抵刑期。

(二)刑事拘留、判决之前的逮捕羁押是要折抵刑期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一、诈骗罪取保候审申请书怎么提交

和其他案件一样,诈骗案件的《取保候审申请书》同样需要写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申请事项以及事实和理由。事实与理由是申请书的正文,需要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提出应当取保候审的法律理由,并进行综合分析、论述。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法律策略才是取保候审成功的关键。具体来说,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出于工作任务和角度的不同,公安机关拘留后再释放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应向逮捕决定机关也就是检察院提出。向检察院提出的并非取保候审申请,而是《不予批准逮捕的法律意见》,但是如果被采纳将不会逮捕嫌疑人,公安机关就必须释放嫌疑人、自然就变成了取保候审,应当充分重视和采用。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和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取保候审有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保证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为其担保的人。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严格审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符合保证人条件的,应当告知其必须履行的义务,并由其出具保证书。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监督被保证人履行法律规定的被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经查证属实后,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对保证人处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如果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被取保候审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保证人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1: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羁押相关文章
  • 羁押与取保候审谁轻
    法律综合知识
    事实上,在法律系统中,羁押与取保候审都属于为确保公正审判而采取的两种方法。关于两者何者更为宽松,取决于案件性质、法律规定以及被告方的情形。法院将根据证据确凿程度、逃离风险高低以及对社会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等因素,来作出是采用羁押措施抑或是取保候审的决定。法律不仅需要确保审判公正,亦需关注被告方的权益保护。有时,虽然被告方已被羁押,仍可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仿佛是法院给予被告方一段短暂的自由期,然而该权利能否获得批准,仍然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逃离风险的大小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潜在影响等诸多考量因素。作为被告方,必须支付保证金,并遵循相关规定,例如不得随意出入境及必须按时向相关机构汇报行动轨迹。而法院在决定是否释放当事人的过程之中,将充分权衡审判公正性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取保候审的优势在于,它在维护被告方权益的前提下,能让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束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
    2024-04-30
    402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被传唤后还要羁押吗?
    取保候审后被公安传唤,如果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不会被重新羁押。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后还可以羁押嫌疑人吗被取保候审后还可以羁押嫌疑人。《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
    2023-07-24
    382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羁押条件与规定
    侦查阶段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起诉阶段向检察院申请取保,审判阶段向法院取保。申请取保要递交取保候审申请书,由家属或者律师申请。如果申请通过,一般要财保或者人保,如果财保直接交保证金,人保要找条件合适的保证人,人保财保只能择一适用。羁押期间怎样申请取保候审1、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2、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向公安机关提出。3、公安机关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责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对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根据当
    2023-07-06
    316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治安违法可以羁押吗?
    一、取保候审期间治安违法可以羁押吗?取保候审期间又被行政拘留的,一般不会逮捕羁押。如果违法行为是影响刑事诉讼的或者情节严重的,执行机关就会报请决定机关收押。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
    2024-01-18
    459人看过
  • 羁押期间取保候审多久能出来
    一、羁押期间取保候审多久能出来羁押期间办理取保候审后一般需要三天时间才可以放人出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及其法定代理人变更强制措施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收到申请后三日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二、哪些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1.累犯;2.犯罪集团的主犯;3.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4.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5.暴力犯罪(轻伤案
    2023-09-12
    348人看过
  • 审前羁押有哪些措施,羁押期间怎样申请取保候审
    一、审前羁押有哪些措施对刑事案件开庭审理之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的,有两种刑事强制措施,刑事拘留和逮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二、羁押期间怎样申请取保候审1、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2、被羁押的犯
    2023-06-17
    186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限内羁押是否包括最新时间?
    不算。羁押与取保候审是不同的性质。侦查羁押期限的起算是从刑事拘留之日起计算的,未经刑事拘留直接逮捕的,从逮捕执行之日起计算。羁押时间不能计算在取保候审的时间之内。《刑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持续性侵权羁押时间计算方式是怎样的1、持续性侵权羁押时间从逮捕之日起算,先前的拘留不算。在侦查阶段,羁押分拘留和逮捕两种形式,其中拘留又分为公安机关侦查案件和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两种情况。2、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羁押期限为十四日。这十四日包括: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为七日。但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法律规定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3、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羁押期限为十
    2023-07-03
    141人看过
  • 羁押逮捕阶段能取保候审吗
    一、羁押逮捕阶段能取保候审吗在执行逮捕并羁押期间,若满足以下各项条件之一,便可依法申请取保候审:首先,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其次,如果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用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害性发生;再者,当个人患上严重疾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是怀孕或正处于哺乳期的母亲,采取取保候审亦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的情况;最后,当羁押期限届满,案件仍未审结完毕,同时又有必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
    2024-07-12
    372人看过
  •  能否在羁押后取保候审?
    该段内容描述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情况。具体包括:(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况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核心内容】取保候审的条件与限制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
    2023-08-27
    396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计算刑法中的羁押期限
    一、取保候审期间是否计算刑法中的羁押期限取保候审期不算羁押期。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羁押是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但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没有限制其人身自由。二、取保候审最短的时间取保候审最短的时间法律没有规定,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三、正在取保候审的人可以出国吗正在取保候审中的犯罪嫌疑人是不可以出国的。根据我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中国公民有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
    2023-10-04
    417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是不是能再次羁押
    一、取保候审期间是不是能再次羁押取保候审期间是不是能再次羁押。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规定;以及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规定,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是不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二、取保候审逃跑是不是能再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逃跑之后被抓,不太可能再办理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是不是能予以逮捕。《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
    2024-01-13
    383人看过
  • 取保候审会如何判决,取保候审人会重新羁押吗
    取保候审后警察传唤,如果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不会再被收押。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一、醉酒驾驶取保候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醉酒驾驶取保候审后要遵守的规定有: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二、取保候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不算违规吧只要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就没问题,毕竟是两回事。在取保候审期间,应该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如果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
    2023-03-24
    212人看过
  • 取保候审时间能抵判刑时间吗,取保候审
    一、取保候审时间能抵判刑时间吗取保候审时间不能抵判刑时间。取保候审后可能会判刑,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的时间是不能抵刑期的。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二、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取保候审时间最长是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
    2023-06-21
    86人看过
  • 羁押期间财产如何处置,羁押期间怎么样申请取保候审
    一、羁押期间财产如何处置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如果财产与案件有关的,应该进行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查封、冻结、扣押等,与案件无关的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第一百四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二、羁押期间怎么样申请取保候审1、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
    2023-04-20
    183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羁押
    词条

    羁押基本上是一种逮捕、拘留决定以后的,依附于拘留、逮捕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当然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 更多>

    #羁押
    相关咨询
    • 取保候审的时候算不算羁押期?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3
      1、取保候审期不算是羁押期。 2、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不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的。所以,取保候审期不算是羁押期。
    • 羁押时间是不是算不到取保候审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4
      不算。 1、羁押与取保候审是不同的性质。 2、侦查羁押期限的起算是从刑事拘留之日起计算的,未经刑事拘留直接逮捕的,从逮捕执行之日起计算。 3、羁押时间不能计算在取保候审的时间之内。
    • 羁押的时间和取保候审时间一样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8
      羁押时间不算取保候审,羁押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 羁押时间内会通知取保候审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05
      一般来说,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拘留的案件,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完成的,应当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继续核实、审理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取保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3)患
    • 取保候审时间在羁押期限内是否算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25
      不是。拘留是指拘留场所的拘留,不包括保释候审、保释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刑事诉讼司法机关未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为防止逃避调查、起诉、审判,责令保证人或者支付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不拘留或者暂时终止拘留的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逮捕嫌疑人后的调查拘留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