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凌晨,**维尼纶集团公司有机车间突然发生爆炸起火,消防官兵受命紧急出动,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以抢救被压在坍塌车间里面的工人,消防废水经车间流出总排口后汇人龙江河,引发二次水污染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以下简称“8·26”事件)。事件发生后,河池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河池市纪委书记沈*明为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组织开展工作。期问,自治区环保局黎-敏副局长也率队前往现场指导处置工作。环境保护部也派出工作组赴宜州市指导。至8月27日,事发地周边大气环境已恢复正常,龙江河河水水质未检测出有明显变化;28日11时,现场指挥部研究决定,解除水环境应急状态,并发布4号通告,解除了关于排放口下游龙江河水禁止饮用的原2号通告。
一、事故起因及概况
26日6时45分,位于广西宜州市城西开发区的**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问由于乙炔气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五个工段全都爆炸起火,爆炸中约1200吨化工原料(甲醇、醋酸、醋酸乙烯酯)被燃烧或随消防水通过排污口进入环境。厂区排污口距离龙江河约1公里,距离河池与柳州两市河流交接断面(杨民断面)约30公里。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人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对甲醇的泄漏处置需要采取的措施为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以减少甲醇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和,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人废水系统。大量泄漏应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应急处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一)及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决策科学果断
根据事故情况,河池市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市消防、安监、环保以及西乡塘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指挥长的救援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组织开展消除事故现场污染隐患、处置水污染物,下设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等10个工作组,全面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当地环保部门启动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组成了由河池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环境应急监澳4组。环境监测中心站领导及应急人员赶赴现场,调度监测力量开展监测工作,并迅速通知了相邻近的柳州、桂林两市监测站做好应急准备,随时支援。
-
案例分析:悬赏广告
349人看过
-
案例分析二虚假广告案
235人看过
-
广西某航运管理局火药爆炸
482人看过
-
医疗广告纠纷案例分析
226人看过
-
广西贺州黑作坊爆炸反应了什么?
457人看过
-
广州爆炸罪判多久
335人看过
-
爆炸案件具体指什么事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8昆明案件指的是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该团伙共有8人(6男2女),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名、击伤抓获1名(女),其余3名落网。此案共造成平民29人死亡、143人受伤。 2014年9月12日,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一审宣判,被告人3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1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4年1
-
广西醉驾事件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18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
陕西爆炸案宣判结果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09月12日,经陕西省榆林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榆林市中级法院对被告人郝某杰等11人非法制造爆炸物案一审公开宣判,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郝某杰等3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郝净某等2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刘某保等6人无期徒刑、十五年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宣判后,11名被告人均表示上诉。 检察机关指控,2016年8月,被告人郝某杰、郝净某、陈某3人决定非法制
-
爆炸罪案件处罚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6爆炸罪是指故意以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另外,犯爆炸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广西网贷维权多久能立案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16广西网贷纠纷维权期限如何计算 这一问题,解答如下: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