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紧急避险的成立情况: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1、避险意图
意图是紧急避险构成的主观条件,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因此,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为了保护非法利益,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2、避险客体
紧急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客体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3、避险起因
避险起因是指只有存在着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危险,才能实行紧急避险。
造成危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的行为,必须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对于合法行为,不能实行紧急避险。(2)自然界的力量,例如火灾、洪水、狂风、大浪、山崩、地震等等。(3)来自动物的侵袭,例如牛马践踏、猛兽追扑等。在以上原因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造成危险的情况下,才可以实行紧急避险。
如果并不存在实际危险,由于对事实的认识错误,行为人善意地误认为存在这种危险,因而实行了所谓紧急避险,在刑法理论上称为假想避险。假想避险的责任,适用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原则。
4、避险时间
紧急避险的时间,是指正在发生的危险必须是迫在眉睫,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已直接构成了威胁。对于尚未到来或已经过去的危险,不能实行紧急避险。
5、避险可行性
只有在不得已,即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因为紧急避险是通过损害一个合法权益而保全另一合法权益,所以只有在不得已事才可以实行紧急避险。
6、避险限度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即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由于紧急避险所保护的权益同避险所损害的第三者的权益,两者都是法律所保护的,所以在保护的权益大于损害的权益时,紧急避险才是对社会有利的合法行为。
一、紧急避险不适用的人群
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为了避免本人危险而采取紧急避险的行为,不能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这里所说的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是指担任的职务或者从事的业务要求其对一定的危险负有排除的职责,排除一定危险是其职务、业务义务,包括消防队员、医生、护士、海员、防汛员、警卫员、警察等的职业义务。
二、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称为避险过当。避险过当不是一个罪名,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依其所触犯的我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的规定来定罪量刑。
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能由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急情况下。因此,对于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构成紧急避险的条件有哪些,紧急避险的责任有哪些?
279人看过
-
紧急情况下需要注意哪些避险条件
309人看过
-
紧急避险有限度吗,紧急避险要具备哪些条件
145人看过
-
紧急避险适用的条件,紧急避险不适用哪些人群
229人看过
-
紧急避险有哪些免责事由,紧急避险不能适用于哪些人
82人看过
-
紧急避险的损失谁承担,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297人看过
紧急避险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出罪事由。具体来说其构成要件有: 1、避险人的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不含职业或者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要面对的对其本人的危险); 2、这种危险正在发生; 3、因为不得以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要有避险意识,也即... 更多>
-
紧急避险的定义是什么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是什么紧急避险的具备条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8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 2.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正在发生。 3.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
-
构成紧急避险的条件有哪些, 以及紧急避险的责任及相应的责任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构成紧急避险的条件有哪些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4、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紧急避险不负法律责任。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在发生与其特定责任有关的危险时实行紧急避险。二、紧急避险的责任有哪些紧急避险虽然不具有刑事违法性
-
什么情况下属于紧急避险?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5什么情况下属于紧急避险判定为紧急避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必须存在正在发生的并且威胁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利益的危险;二是必须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三是避险行为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即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需若驾驶员所避免的危险恰恰是他本人不当行为所引起的,不能构成紧急避险。高级合作。诚信律法通会员A。简介A。,出自法官世家,自小受法律熏陶,后于2000年取得。资格并执业至今。本。在办案
-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紧急避险的成立需满足的条件又是怎样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什么是紧急避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是紧急避险。根据该条规定,紧急避险的成立需满足以下条件:1、前提条件,必须是有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遭受正在发生的危险。2、时间条件,必须是在危险迫在眉睫、正在发生,如不避险危险会立即转化为现实的
-
构成紧急避险必备条件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1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构成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时间:危险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对合法权益形成了紧迫的、直接危险。 2、紧急避险的意图:行为人对正在发生或即将要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的目的来保护较大合法权益。 3、紧急避险的对象:行为人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较大的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的可行性:必须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5、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