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结婚不成已送的彩礼应当返还。可以返还彩礼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彩礼应当返还。剩下两种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时应当返还彩礼,后两种情况必须以离婚为前提。
结婚一个月离婚男方的彩礼该退吗
结婚一个月离婚男方的彩礼是否该退,需要根据以下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只是订婚的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离婚彩礼必须退还;
2、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的,一方要求退还彩礼钱的,必须退还;
3、因一方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对方应当返还。
彩礼返还额度的认定,具体如下: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一般应当全额返还;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的,一般应当全额返还;
3、根据给付人的困难程度,酌定返还额度;
4、根据结婚时间长短确定返还额度。结婚时间应以实际共同生活时间为标准。实际共同生活一年内提出离婚的,彩礼可在半数以上酌定返还额度;实际共同生活两年内提出离婚的,可在半数以上的酌定返还额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因婚姻法律问题,男方未完成婚礼,彩礼是否应退还?
235人看过
-
彩礼退还问题:探讨我国婚姻法对于无效婚姻的彩礼处理方式
397人看过
-
离婚后彩礼处理:离婚后如何解决彩礼问题?
142人看过
-
处理因彩礼产生的问题
91人看过
-
没有完成婚礼程序,同居中如何解决彩礼问题?
312人看过
-
婚前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
381人看过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
结婚彩礼给不给二婚彩礼问题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5婚姻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愿意结婚(自主把握)。 2,结婚年龄:男性至少22岁。女性至少20岁。 3,任何一方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并没有直系亲属和旁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提示),至于二婚给不给彩礼就要看你们自己情况了。结婚登记提交的文件,我常住户口簿,身份证(代到第二代的也可以)。 2,本人无配偶。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的彩色照片(现场拍照)。
-
彩礼相关问题:哪些情况下的彩礼无法收回?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0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 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然而,彩礼不能要回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 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 2. 男女双方
-
婚姻法彩礼问题离婚时怎样要回彩礼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0离婚时彩礼一般情况下不用返还,除非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才应当返还。
-
彩礼和嫁妆问题离婚时彩礼和嫁妆如何处理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11.婚姻存续期间双方取得的财产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归夫妻共同所有和负担,一般是一人一半。如果一方有过错,分割财产是可以少分或者不分;2.已经结婚并共同生活的,彩礼不予退还;3.女方亲属陪送嫁妆的行为应认定为是赠与行为。在登记结婚前陪送的嫁妆应认定为是女方家人对女方的婚前个人赠与,在离婚时归女方所有。在登记结婚后陪送的嫁妆,女方家人未明确表示是对女方个人赠与,则应属对夫妻双方的共同赠
-
关于彩礼返还的问题,关于离婚彩礼返还的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51.订婚属于民俗,不等于法律上承认确立婚姻关系的结婚登记,所以第一条多是指订婚时给了彩礼,甚至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到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情况,彩礼能够返还。 2.第二条法律的本意应该是:收到彩礼的一方在没有和对方共同生活情况下,彩礼不会产生消耗,也就是给付一方只有付出没有受益,那么应该返还。 3.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这一标准常常难以判定。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审判人员往往不敢轻易认定生活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