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保险功能积极参与巨灾风险管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4-27 19:25:07 358 人看过

一、当前加强巨灾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今年的汶川地震和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强巨灾风险管理,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一)加强巨灾风险管理是提高经济社会抗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经验看,地震、洪水等巨大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为了有效分散巨灾风险,一些巨灾发生较多的国家,根据各自国情进行了不同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安排。据统计,目前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巨灾保险基金,包括美国、日本、新西兰、土耳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这些制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效利用政府与市场机制的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共同应对巨灾风险。实践证明,这种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能够避免巨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冲击。

从我国情况看,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范,通过采取工程性的防灾减损等多项措施,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我国建立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风险多层次分担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动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政府的灾害损失补偿形成合力,有效提高经济社会应对灾害的能力。

(二)加强巨灾风险管理是保障和服务民生的迫切需要

巨灾造成的损失一般十分巨大,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巨灾损失也在不断加大。据统计,1949—1989年的40年间,我国因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5万多亿元;1998年洪灾造成2500多亿元的损失;今年的汶川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则达到了8400多亿元。灾害损失补偿及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需要对受灾的人民群众进行及时救助与妥善安排。通过利用保险机制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减轻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在灾害发生前可以对巨灾风险进行有效分散,稳定人民群众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在灾害发生后可以快速调集赔偿资金,及时为人民群众提供灾害损失补偿,促进人民群众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和进行灾后重建。

(三)加强巨灾风险管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防灾减灾功能和灾害损失补偿功能主要依靠政府来承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风险保障的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加强巨灾风险管理,有利于缓解自然灾害给各级政府带来的财政和社会管理压力,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方面,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巨灾风险管理,将市场机制能够承担的风险管理职能交给市场,有利于政府从具体的风险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巨灾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效率。通过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可以促进目前政府为主导的巨灾损失补偿模式,向以保险赔偿为主的市场机制补偿模式转变,将事后的巨灾损失财政补偿资金转变为事前的保险安排,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保障方面的资金杠杆放大效应,调动更多的资源来参与风险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的救助效用。

二、保险业在参与巨灾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由于巨灾风险损失程度大,影响范围广,而且难以用大数法则测算,一直以来是商业保险经营的难题。我国保险业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为进一步参与巨灾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一)保险业积极探索承保巨灾风险

一是探索在普通财产保险中承保地震风险。一般来说,人寿保险由于保险期限长,风险可以在较多的年份里分摊,都将地震风险列入保险责任范围。而对于财产保险而言,由于保险期限较短,地震发生的频率低而损失巨大,地震风险定价较为困难,保险机构承保及经营难度较大,建国以来保险业探索承保地震风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具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起步阶段,从1951年到1957年,保险业尝试将地震保险责任作为普通火险的扩展责任进行承保,由于这几年间没有发生大的地震灾害,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没有受到巨灾损失赔偿的影响。第二个是停滞阶段,受国内保险业务停办等因素的影响,从1958年到1992年,保险业中断对地震风险的承保,这段期间共发生了五次较大的地震,其中唐山地震的损失最大,达到100亿元。第三个是恢复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保险业对承保地震风险进行了深入探索,尝试将地震风险重新作为财产险的责任范围,其中在1996年到2000年,保险业出于稳健经营和控制风险考虑,曾经中断承保地震风险。第四个是发展阶段,从2003年开始,保险业积极参与巨灾风险管理,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震等巨灾风险管理,保监会加强与地震局、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就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进行了初步研究。

二是探索在农业保险中承保巨灾风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保险业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积极探索为农业生产及经营提供风险保障。目前,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台风、地震等,承保范围涉及到大部分农业生产及经营领域。2007年,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1126亿元风险保障,农作物承保面积达到2.3亿亩,承保牲畜及家禽达到4亿只(头)。2004年至2007年,农业保险共赔付47.3亿元;2008年上半年赔付16.1亿元,为保障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保险业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保险业对如何加强巨灾风险防范、如何提高提高巨灾风险承保能力等,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面探索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一是注重防灾减灾管理。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保险业充分利用一些高科技气象设备,构建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人工降雨、防止冰雹等,有效提高了农业的灾害预防能力。二是探索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积累机制。在部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为了保证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保险业有足够的赔付能力,保险机构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农业保险保费,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三是探索政府和保险业的巨灾风险共担机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过程中,一些保险机构将每年扣除赔款和费用后结余下来的保费收入,累积下来建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基金。如果遇到大灾,历年积累的风险基金不足以支付赔款时,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和保险机构共同承担。

(三)保险业参与巨灾风险管理仍存在一些困难

尽管保险业在探索巨灾风险管理方面有了积极进展,但多年来发展比较缓慢,保险赔付占巨灾损失的比例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2007年全世界因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06亿美元,保险赔偿为276亿美元,占39%。而在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中,我国保险业的赔付占总损失的比例均在3%以下。巨灾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保险业管理巨灾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保险业经营巨灾保险所需的基础技术还不完善,巨灾模型和巨灾损失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整理,巨灾保险的费率精算能力需要加强。另一方面,保险业的经营服务水平与巨灾风险管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防灾防损、减灾抗灾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比较薄弱,保险机构对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政策层面的支持需要加强。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巨灾风险特别是地震风险破坏力强、损失巨大,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仅依靠保险机构商业运营,难以承担相应的风险保障责任。尤其是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市场还不成熟,更需要政府支持。目前,巨灾风险责任只是零星散落在相关的险种之中,保险机构还不能凭借自身的经营管理来提供专门的巨灾风险产品。三是全社会的巨灾风险意识还相对较弱。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风险和保险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目前我国还是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人民群众对地震等巨灾风险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全社会对巨灾保险的参与程度还不高,巨灾风险的相关产品投保率较低。

三、关于我国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思考

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对经济社会及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政府应对灾害、保障民生的压力和责任也越来越重,我国建立包括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在内的综合性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变得日益迫切。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应该而且必须在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中承担应有的责任。今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保险业在以前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点考虑:

(一)当前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是可行的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是在地震等巨灾发生后一至两年内建立了本国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日本1964年发生新泻大地震,1966年出台《地震保险法》并建立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美国加州1994年发生大地震,1995年出台《住宅地震基本险保单范本》,1996年成立加州地震局;土耳其1999年发生大地震,2000年建立土耳其巨灾保险共同体。

从我国经济社会情况看,目前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国家支持的农业和巨灾再保险体系;《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和完善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为保险业进一步参与巨灾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同时,经过近几年的重大自然灾害,尤其是今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巨灾风险的认识逐步深化,人民群众的风险意识普遍增强,为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二)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应坚持三个原则

从保险业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通过政策优惠、超额损失再保险、巨灾保险基金、强制保险等方式,鼓励保险公司逐步开展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和再保险等手段,借助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协助政府开展风险管理,逐步建立风险共担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按照这一基本思路,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原则。巨灾保险不仅具有经济补偿功能,还具有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安定居民的生活,使人民群众在遭受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快速进行灾后重建。

第二,风险共担原则。重大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往往十分巨大,通常会超出保险业的支付能力,仅依靠保险行业的力量难以承担巨灾损失,需要通过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由投保人、保险机构、再保险人、资本市场和政府来共同承担巨灾风险。

第三,扩大覆盖面原则。在巨大自然灾害面前,全民利益是共同的,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遭受灾害的人民群众。因此,需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巨灾保险,尽可能地扩大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快速积累起充足的巨灾风险基金,为受灾人民群众提供及时而必要的救助。

(三)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关键是要解决好政策支持、运行模式、灾前防范等问题,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要将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应作为国家综合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防灾减灾机制的角度来进行统筹规划。政府对巨灾风险管理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包括法律规范、基金建设以及投保支持、经营鼓励等,重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从法律层面进行规范。国际上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国家,一般都进行相关立法,明确个人、保险机构、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从法律层面推动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二是对巨灾保险相关业务给予财税政策支持。为了有效扩大巨灾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巨灾保险的投保率,需要对投保巨灾保险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巨灾保险作为一个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险种,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给予巨灾保险税收方面的优惠。

在加强政府推动与支持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可以利用行业在风险预防与控制、风险评估与补偿方面的优势,通过精算、承保、理赔、再保险等风险管理技术,积极协助政府开展风险管理。一是可以将不可测的灾后财政救助变为定量的灾前保费投入,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减轻灾后各级财政的救助压力。二是可以通过再保险机制将巨灾风险向国际保险市场转移,减少灾害损失留存在国内经济体系内的部分,增强经济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要将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基金与风险分担机制有机结合。巨灾风险管理基金是巨灾风险管理制度运行的核心环节,巨灾保险的保费收入在扣除费用后全部划入巨灾基金,巨灾基金对巨灾保险业务统一进行再保险安排,除了自留外,将业务在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之间按比例进行分保。基金逐年累积、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一般由专业机构管理,为巨灾保险制度的稳定健康运行提供保障。根据国际经验,巨灾基金有四个方面来源,包括财政拨款、保费收入、社会捐助和投资收益。

从国际上看,巨灾风险管理基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项巨灾风险基金,另一种是综合性巨灾风险基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近期可以从单项的巨灾风险保障起步,例如建立地震保险基金,这样不仅便于操作,而且有利于为综合性巨灾风险基金积累经验。从长远来看,我国需要建立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典型巨灾在内的综合性巨灾风险基金。因为我国是一个巨灾相对多发的国家,巨灾风险类型较多,且地理分布不均衡,如果只建立单项的巨灾风险基金,会导致投保逆选择,使风险过度集中,不利于进行持续稳健的巨灾风险管理。

为了提高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保障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包括巨灾风险管理基金在内的巨灾风险逐级分担机制,根据损失大小将巨灾损失划分为不同层级,对于不同层级的损失采取不同的风险分担比例,将巨灾损失进行合理分摊。

第三,要将灾前风险防范与灾后经济补偿有机结合。加强地震等巨灾风险的管理,不仅仅是要提高灾害发生后的经济补偿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灾前的风险预防和灾中的应急管理能力。尤其是灾害发生前的风险预防,对于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稳定运行十分重要,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筑物的抗风险等级划分、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地图描绘,到日常的灾害风险应急培训和灾害发生预报,每一个环节对于巨灾风险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将灾前风险防范与灾后经济补偿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作用,提高经济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21: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巨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从今年初南方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巨灾,到5·12四川汶川突发的这场强烈地震,这些灾难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衍生出大量的次生灾害。据民政部报告,截至5月28日12时,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68109人遇难,364552人受伤,失踪19851人。截至5月28日,死亡的被保险人达到1.5万人,伤残的被保险人达到1945人,被保险房屋倒塌4.29万间。因灾情复杂使得保险报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失踪人员投保情况尚不明朗,上述保险人伤亡及财产受损情况仍有待更新。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8日12时,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347.87亿元,实际到账捐款258.98亿元。来自财政部的消息显示,截至28日14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195.5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53.8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1.72亿元。业内专家预测,以目前的财政救济和社会捐赠总额,远不能抵消此次灾难造成的巨
    2023-04-23
    500人看过
  • 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特点
    1、必须加强保险行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行业形象本文开头提到的评论意见已显示,由于代理人不守信、理赔难、退保手续费高、保险管理人员劳动报酬高等诸多原因,消费者对我国保险业存在很多的不满和不信任。对保险行业的种种不满,必然导致消费者对保险业的抵触心理或不信任。如果不加以改善,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不信任会进一步加剧,保险信用体系一旦出现较大的危机,则必然会影响巨灾风险体系建设。因此,本文认为保险业当前的最大挑战之一即是加强保险行业文化建设,树立保险一人为众,众人为一诚信互助行业形象,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2、必须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科学采集和整理巨灾损失数据,并尽早建立我国巨灾损失模型我国巨灾风险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原始数据并没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采集和整理,我国保险公司也缺乏相关数据,因此科学采集和整理巨灾损失数据,计算巨灾期望损失成为科学管理巨灾风险的首要任务。从美国CEA费率计算
    2023-04-16
    217人看过
  • 中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制度
    在进行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就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和巨灾保险制度的政策思考和建议总体上是:对巨灾风险和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识巨灾风险是可能给人类社会财富和生命安全带来短时间巨大损失的风险,具有多因性、系统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如何降低巨灾风险损失已成为对世界各国的挑战。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洪水、台风、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带来巨大的社会损失。作为巨灾风险之一的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损失及其管理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实践证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包括灾前防灾预测、灾中救援减损、灾后补偿重建的综合的多层次体系。巨灾的风险管理不是一个行业能够独立完成的,它是一个多行业参与、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应该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降低巨灾风险损失,二是分散巨灾损失造成的社会震动;与两个目标相对应,防灾减损的控制型措施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巨灾风险和损失,经济
    2023-04-23
    71人看过
  • 巨灾风险保险如何应对
    首先,应借鉴西方保险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取总准备金。为应付巨灾风险所导致的较长周期发生的巨额损失赔款而提留一部分准备金。1999年1月颁布的保险企业新财务制度中规定,可以在税后利润中提取总准备金,以解决巨灾资金来源问题。这有利于保证保险企业财务稳定,减小巨灾赔付对财务的冲击。因此,各保险公司应按照新制度规定提取总准备金,顾及长远利益和财务稳定,从而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其次,要发展和完善国内再保险市场,积极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使巨灾风险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分散。再保险是进一步分散其业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在提高中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实力的同时,要增加国内再保险市场的主体,包括引入国外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再保险公司。要建立国内保险公司互惠交换体系,加强彼此在再保险方面的长期合作,从而健全风险分散机制,提高承保分险的能力。同时,应积极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以寻求在世界范围内分散巨灾风险。因为一国保险市场容纳和
    2023-04-23
    273人看过
  • 如何承保巨灾风险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Re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世界巨灾风险爆发的频率呈上升趋势。仅1993年一年就有127起巨型自然灾害?是1970年同类巨灾的2倍和213起技术灾难是1970年的4倍。与此同时,巨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的程度也显著增加,如1994年的神户大地震造成了5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远远超过唐山大地震和东京大地震的损失总额。巨灾风险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意义上的保险经营方式难以有效地对付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面对巨灾风险,保险企业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巨灾带来的财产损失和恐惧感刺激了人们对巨灾保险的需求;另一方面,与普通可保风险相比,巨灾风险不完全具备风险大量和风险同质等可保风险条件,从而使巨灾保险的经营缺乏牢固的大数法则基础,因此,仅依靠传统的保险技术是难以承保巨灾风险的。
    2023-04-23
    65人看过
  • 保险如何避免巨灾风险
    其次,要发展和完善国内再保险市场,积极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使巨灾风险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分散。再保险是进一步分散其业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在提高中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实力的同时,要增加国内再保险市场的主体,包括引入国外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再保险公司。要建立国内保险公司互惠交换体系,加强彼此在再保险方面的长期合作,从而健全风险分散机制,提高承保分险的能力。同时,应积极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以寻求在世界范围内分散巨灾风险。因为一国保险市场容纳和分散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巨灾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整个国内保险市场崩溃。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认识误区。在我国商业分保中,只有4%的业务留在国内,高达96%的业务流向国外。学术界和业界对此多持否定态度。其实,这种状况有其合理性,因为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是保险经营的应有之义。国外再保险公司在获取大额保费的同时也承担了巨额赔付责任。如在美国这次保险赔付中,慕尼黑预计赔付9亿美元
    2023-04-30
    84人看过
  • 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仍待起步
    截至目前,今年初南方部分地区突降的这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保险业已赔付款额超过了40亿元,和1516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相比,保险赔付不足此次灾害损失的2%。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披露了这组数据,并指出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巨灾风险的扩大效应和反馈效应将日趋明显,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仅仅依靠商业保险难以独立承担损失保障的责任,建立完整有效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财政支持、巨灾保险和社会救助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吴定富称。今年初这场白色天灾,让社会各界清醒地看到,社会只有大动员,并没有制度保障。巨灾的来临,让业界再度重提呼声已达十余年之久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希望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政府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但千呼万唤未能起步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何种模式适合中国国情,仍然处在探索论证、寻求共识的过程中。政府该扮演何种角色保险地位应如何体现国际经验
    2023-08-17
    247人看过
  • 分散巨灾风险的利器
    法律综合知识
    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4亿元人民币的512汶川大地震,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18亿多元!我国巨灾保险的严重缺失正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警醒着我们:我国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已迫在眉睫。巨灾风险通常是指突发的、无法预料的、无法避免的由自然灾害或人为祸因引起的大面积的财产损失或人员失踪伤亡事件,属于发生频率较低,但破坏性极强的风险。依美国财产理赔服务公司(PropertyClaimService,PCS)所定义的巨灾,是指财产损失超过50亿美元的天然灾害(这里的天然不是仅只大自然)。而巨灾风险具有3个特性:其发生频率极低且几乎完全无法预测;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也带来市场机会;低频率所造成的高变异,使得其历史资料参考价值降低。如美国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2001年的911事件,我国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都属于巨灾事件。在国外,监管部门通常会对巨灾风险有强制性的保险要求。例如,加拿大法
    2022-04-24
    174人看过
  • 建立多层次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在昨日由中国保监会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指出,巨灾风险管理需要政府和保险市场共同参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与会专家学者指出,我国传统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救助、轻预防,没有建立起一套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的灾害预防管理机制;二是方式手段单一,各级政府主要采取行政手段集中救灾资源;三是政府压力较大,没有形成通过市场化手段在全社会分担风险的机制。因此必须在政府规划下,尽快建立起包括灾前防灾预测、灾中救援减损和灾后补偿重建为一体的多层次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我国保险业多年来在巨灾保险方面发展比较缓慢,保险赔付占巨灾损失的比例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从国际惯例来看,仅依靠保险机构商业运营难以承担相应的风险保障责任,一方面经营巨灾保险所需的基础技术、巨灾模型、巨灾损失数据和费率精算
    2023-04-23
    392人看过
  • 分散巨灾风险政府购买农业再保险
    北京市政府以再保险的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通过再保险方式转移由政府承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超赔风险。昨天,北京市农委与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再保险合作协议。相关人士透露,这一制度安排是经过多年数据测算的,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政府将获得最高5.88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可抵御50年一遇的农业巨灾风险。据悉,农业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灾返贫的状况,保障了受灾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但由于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农险高赔付率赔付额也让商业保险公司感到难以承受。农业再保险方案有效分散了政府面临的巨额巨灾风险。据了解,北京市政策农业保险制度设计为:保险公司承担当年农业保险赔付率160%以下的风险,赔付率超过160%的风险,由政府承担。其中赔付率160%-300%的风险,由政府购买再保险的方式转移;保留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应对赔付率300%以上的风险。北京市农村
    2023-04-23
    480人看过
  • 巨灾风险成本如何分配
    前日,看到报纸上一篇题为巨灾风险需重新考量?的文章,述及劳合社全球市场部负责人在3月24日伦敦召开的自然界的力量主题会议上发言称,在过去几年里,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都在加剧,再保险业对风险的保障却没有什么变化,这已经使得保险业基本链条断裂。虽然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来说,保险业目前的处境是由于风险造成的,但实际上,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十几年来,气候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全球变暖,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到,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后果足以使人类发明出来的保险这种风险分担机制面临巨大挑战。巨灾风险堪称保险公司所承保风险中的异类。一般来说,保险公司所接纳的风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完全可保风险的特征包括损失的可预测性,以及足够多的同类或相似的承灾体,而且这些承灾体不会因大的灾难全部或大部分受损,这是由保费厘定的基础,大数定理决定的。对于这两个条件,严重的地震、洪水和风暴潮等巨灾都没有满足。首先,数据的不完
    2023-04-23
    119人看过
  • 巨灾风险谁来担
    法律综合知识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很多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灾区人民只能在帐篷中临时安家。更令人难过的是,很多人是贷款买房的,房毁了,贷未清,未来日子的艰辛难以想象。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巨灾风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但目前,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巨灾损失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在美国、日本、新西兰和我国台湾等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针对地震的巨灾保险制度均较为完善,其中还包括针对性较强的房贷险。据统计,2004年美国和加勒比地区系列飓风造成622亿美元经济损失,其中保险损失为315亿美元,占51%。2007年全世界因巨灾(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经济损失706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为276亿美元,占39%。相比之下,我国历次巨灾事件中保险补偿仅占经济损失的1%-5%。许多保险专家呼吁,未来的地震保险应该在相关政府政策支持下,整合政府
    2022-04-22
    77人看过
  • 国家“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前瞻
    春节前,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灾害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因而,建立巨灾保险机制,减轻灾害对民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冲击,显得愈加迫切。去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今年2月15日,在保险业抗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此次灾害过后,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提出方案,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体系。这一动向,引起了百姓的广泛关注。三大问题需首先破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刘新立副教授告诉记者:要建立巨灾保险体系,首先必须整合分布在保险业和气象局、水利局、测绘局、地震局、农业部、统计局等各部委的基础数据,在全国形成大尺度的风险区划,评估风险等级。只有这一工作完成了,保险公司才能设计产品,厘定费率,进而投放市场。目前,各部委在数据共享方面还不是很充分,这
    2023-04-23
    124人看过
  • 论商业保险在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
    保险业发达的瑞士,曾提出过一份SIGM研究报告,表明了巨灾风险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自1992年以来,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都超过300亿美元,而1995年由于日本的阪神大地震更是使巨灾损失骤增1500亿美元。从总体情况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巨灾风险爆发率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而巨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程度也不断增加。可见巨灾风险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巨灾风险与巨灾风险管理现状1.1巨灾风险概述巨灾风险是一种极特殊的风险,是保险研究和精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字面上理解,巨灾风险就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风险。不过目前国际保险界对于巨灾风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和划分,美国保险服务局(InsranceServiceOffice,ISO)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导
    2023-04-23
    15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积极发挥股份回购的积极作用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1
      股份回购可以抑制过度投机行为,有利于熨平股市的大起大落,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稳健运行。 按照西方经典理论,股份回购对于确定公司合理股价,抑制过度投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原因是:(1)通常在宏观经济不景气、市场资金紧张等情况下,股市行情容易低迷。若任其持续低迷,将可能引发股市抛压较重,陷入股价下跌、流动性更差的恶性循环。此时若允许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将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返还给股东,可以在一定程度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巨灾保险的对策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08
      1、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 2、建立限额赔偿原则 3、加强个性化程度。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公司的不同情况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和限额赔偿原则,并加强个性化程度,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巨灾保险更利于企业和环境的保护。
    • 参与洗钱的风险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2
      法律风险: 洗钱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
    • 立功积极退赃积极悔改能赔多少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31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重大立功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反担保人风险巨大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7
      1、从本质上讲,反担保也是担保,故其同样具有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的作用。 2、反担保是被担保人向担保人提供的,如果被担保人不履行债务,担保人替被担保人履行债务后,就以被担保人想担保人提供的担保物优先偿还的担保。反担保对担保人来说很合适,但被担保人如果有这样的条件可以直接抵押贷款,一是省事,二是可以节约成本。 3、反担保一旦成立后,原始担保人可以向反担保人行使追偿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