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2 10:41:16 143 人看过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一、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主要有两点:

(一)法定代理人的在场权。我国刑事诉讼法1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未成年人心理尚未成熟,法定代理人在讯问、审判时到场,有利于未成人的情绪稳定,也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从这一点来看,法律虽然规定是可以,但为保障诉讼目的实现,司法机关在没有妨碍诉讼进行的例外情况时,一般应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

(二)获得辩护人帮助的权利。刑事诉讼法34条规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未成年人作为被告人时,不但其诉讼地位决定了其行使辩护权的困难,而且未成年人本身这一主体的特点就决定了获得辩护人帮助的迫切性。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对于保障未成年人被告诉讼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应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第十九条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第二十条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二十二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第二十三条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第二十四条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第二十五条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第二十六条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6日 12: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应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作为一名从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已有21年的少年法庭法官,我深知少年是和谐社会的希望,需要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呵护。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尚秀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着未成年人自身的发展,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尚秀云委员的提案基本上都围绕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问题而展开。尚秀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五年中,先后提交了《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提案》等多个提案和《关于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建议》等二十多项建议。2006年12月,提案中所提到的20余条建议中有4条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得到体现。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增长,仅从海淀法院判处的未成年犯罪人数看,1987年为99人,2005年为420人,2006年为424人,是1987年的4.24倍,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我国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2023-06-06
    98人看过
  • 父母欠债,子女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上没有父债子还的说法。有2种情况。分别是:1、父亲或者母亲欠债去世后,没有孩子继承其遗产的,那么孩子就不需要继承父亲或者母亲的债务;2、父亲或者母亲欠债去世后,孩子继承其遗产的,那么就需要偿还遗留的债务。继承人要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需要偿还的债务。法律上有没有规定父债子还还款的限制法律上没有规定父债子还。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是行为的相对人,而父与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民事主体,如果父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资格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义务,那么父亲所欠的个人债务应由自己承担,不能要求其他人承担。当然,如果子女愿意代为偿还,法律也不禁止。所谓的父债子还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形是指父亲去世后,其生前欠下了债务,债权人在主张债权的时候,会找继承人主张。如果被继承人遗留有合法财产,继承人负有用父亲的遗产偿还债务的义务和责任;遗产有剩余的,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但如果遗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的
    2023-07-02
    450人看过
  • 如何保护合同受益人的权益
    一、如何保护合同受益人的权益法律对有偿合同受益人的保护程度比无偿合同受益人的保护程度较高。如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所有权的一个条件就是受让人依有偿法律行为受让动产的占有,如果该受让人系依据无偿法律行为而受让动产的占有,则其不能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动产的所有权。这说明法律对无偿合同受益人的保护程度远比对有偿合同受益人的保护程度要低。二、有偿合同中当事人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在有偿合同中,行为人承担着较重的义务与责任。一般来说,有偿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承担抽象轻过失责任,也就是说,有偿合同的当事人应对故意、重大过失、具体轻过失、抽象轻过失等一切过错负责。在传统民法上,故意一般是指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将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其发生的心理状态;而过失则是指欠缺注意义务或者说不注意的心理状态。在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况下,当事人应承担的注意义务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传
    2023-02-08
    100人看过
  •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不是只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都在,且具有监护能力没有被剥夺监护权的,则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死亡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履行监护职责了,则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什么(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4)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应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实施不法行为。(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依法为被监护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并履行民事义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可进行与其智力和精神
    2023-07-23
    108人看过
  • 未成年人父母去世后,监护人的顺序如何安排?
    未成年父母死亡后监护人的顺序如下:未成年人的父母去世后,监护人确定有顺序限制,具体顺序是先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和祖父母担任;祖父母、祖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兄弟姐妹担任监护人;如无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死亡或无监护能力,则由其他密切相关的亲友担任,但其他亲友担任监护人时,必须自愿承担监护责任,并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批准。监护人是否有顺序1、监护人是有顺序的。根据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
    2023-07-04
    206人看过
  • 未成年人如何面对父母的离婚
    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夫妻双方离婚以后,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的,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如果孩子已满两周岁的,夫妻双方对抚养权协商不成,则法院按最有利于未成年女子的原则判决。如果孩子已满八周岁的,法院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父母离婚孩子多大可以自由选择跟随哪一方生活父母离婚的,如果孩子年满八周岁了就可以自己选择跟随父亲还是母亲生活,此时法律在判决抚养权时也会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一些与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对于八周岁的孩子在父母离婚时可以选择跟随哪一方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
    2023-07-10
    14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如何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3
      1自我保护去年3月29日,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等五部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将3月29日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做好安全教育,完善校内安全管理,引导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共同创建文明安全的校园。中小学生是未成年少年,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不法侵害,除了社会要对未成年人应该提供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外,对于中学生来说,提高自我防范
    • 未成年人父母强行为履行取保候审义务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1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可以为取保候审提供有效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值得反思的不仅仅是未成年本人,未成年人的家长更值得反思。对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目的是使未成年人重新适应和回归社会,而这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帮助。笔者认为,对未成年人采取取保候审有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重新塑造。首先未成年人在司法机关介入案件后心理上非常恐惧,需要家长情感上的安慰与支持;其次
    • 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应怎么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15
      离婚时,明确家庭财产的种类、性质和范围,父母分割财产的行为,不能侵犯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 即父母不能协议处分依法归未成年子女所有的财产,否则应承担返还或者赔偿的民事责任。 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 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如何救济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4
      1、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2、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侵犯未成年人
    • 父母离婚时和离婚后,如何保护未成年子女合法的财产权利
      香港在线咨询 2021-01-15
      父母双方离婚时,随着其夫妻身份的消除,原来存在于其之间的法定财产关系——婚后所得财产的共有关系也会随之而解除。但是,由于他们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自然血缘关系和身份关系仍然继续存在,因此,他们还将分别与未成年子女之间产生财产关系。对未成年子女财产权利的保护比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更为重要。   (1)离婚时,明确家庭财产的种类、性质和范围,父母分割财产的行为,不能侵犯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即父母不能协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