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集资犯罪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非法集资犯罪追诉标准是:
1.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00万元以上;
2.个人非法吸收吸收存款对象100人以上,单位非法吸收存款对象500人以上;
3.个人非法吸收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损失5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损失250万元以上;
4.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
二、集资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是法律责任不同:非法集资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也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就有两种可能;而集资诈骗罪就是集资诈骗罪,所承担法律责任就只有这一种。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非法集资能取保候审吗
非法集资罪被刑拘,要是没有被批捕,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是否批准要看具体情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符合四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n(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n(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n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217人看过
-
聊城非法集资杀人中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373人看过
-
非法集资属于什么犯罪,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
266人看过
-
非法集资人员定罪是怎样处罚的标准
128人看过
-
怎样追回非法集资的钱
488人看过
-
非法集资的刑事追诉标准如何确定
279人看过
-
非法集资犯罪是什么罪的标准,是否构成犯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11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1、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公司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30户以上的,公司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150户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给存款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公司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50万元以上的
-
非法集资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6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单位或者个人进行集资,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和程序。但是,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未经批准,非法进行集资活动,严重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所谓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
-
非法集资怎样标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0非法集资立案标准: (1)数额上,个人吸收20万,单位吸收100万以上; (2)户数上,个人吸收30户,单位吸收150户以上; (3)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个人10万,单位50万以上。
-
非法集资罪700的诉讼标准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8非法集资700万元因为涉嫌金额巨大,按照法律规定,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非法集资罪法律责任和追究标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8标准如下: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