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员工主动辞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
2023员工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如下:
1.职工因个人原因动辞职的,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
在司法实践中,只要是员工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的,比如家里有事、个人发展、出去创业等等,如果公司能够举证证明员工该辞职理由(通常在辞职信、离职交接表、或离职协议书中可找到辞职理由),裁判机关一般都不会支持经济补偿金。
并且,以个人理由辞职的,员工还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才行,否则,未经公司同意不辞而别或达不到法定通知期离职的,都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不仅拿不到经济补偿金,可能还要赔偿公司的经济损失。
2.员工以公司存在特定违法行为被迫辞职的,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实务中,一些公司存在克扣员工工资,停发、少发或拖欠工资行为,还有一些公司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还有的公司让员工在有毒、无防护设备等恶劣的生产环境下劳动,针对这种情况,为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员工享有特别解除权,可无条件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还可获得经济补偿金。这就是实践中通常所称的被迫辞职。
二、员工先因个人原因辞职,事后能否以被迫辞职为由要求经济补偿
实务中一般不会支持。因为裁判机关在审理此类争议时,会审查员工最初的辞职理由是什么,一旦公司有证据证明员工辞职的理由是个人原因,比如辞职书或解除通知中已经表明了辞职理由,裁判机构就会认定该理由为辞职的真正理由。员工离职后为了获取经济补偿金事后再改变理由一般是不会获得支持的。
三、员工被迫辞职是否也需提前30天通知公司
如果被迫辞职的理由是成立的,无需提前30天通知公司。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辞职是否需提前通知,可分4种情况来理解:
1.需提前30天通知的辞职:正常情况下以个人原因辞职的,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
2.需提前3天通知的辞职:正常情况下在试用期内以个人原因辞职的,提前3日通知即可。
3.需通知但无需提前30天的辞职:公司存在以下违法情形:
(1)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4)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员工权益;
(5)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
也就是说,这些情况下,员工可在通知单位后立即离职。
4.无需通知直接走人的辞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能否通过主动辞职获得经济赔偿?
370人看过
-
经济补偿金计算:职工辞职如何获得经济补偿?
195人看过
-
员工主动辞职,请求经济补偿未获支持
202人看过
-
未发加班费能否辞职获得经济补偿金
407人看过
-
员工是否能在离职时获得经济补偿?
178人看过
-
老员工主动辞职补偿金可以获得吗
187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劳动者主动辞职的有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者主动辞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劳动者主动辞职,那么是没有经济补偿,必须因非自己意愿辞职,才能获得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
-
员工已经辞职, 员工要求辞职后,可否获得经济补偿金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9员工自动离职后,一般无法获得经济补偿。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离职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的,不能要求赔偿。
-
员工因调岗辞职的是否能获得单位的经济补偿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61、员工因调岗而主动辞职的,一般不能获得单位的经济补偿金; 2、但是因单位强制调岗而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能获得经济补偿金,每在单位工作满一年就能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
-
-
辞退员工,未签劳动合同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101、没有签劳动合同,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未签合同按规定要支付二倍工资的,辞退员工,除了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外,其它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