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权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了导致受让人土地使用权终止的四种原因:
(1)使用年限届满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依照前款规定未获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
(2)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提前收回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0条规定:“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前不收回;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据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实际年限和开发土地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
(3)因逾期开发而被无偿收回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6条的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4)土地灭失
土地灭失,是指由于自然力量或人为造成原土地性质的彻底改变或原土地面貌的彻底改变。如因地震或战争而使原有土地变成湖泊或河流等。土地灭失,导致土地使用权客体丧失,受让人因此而终止其土地使用权。
二、在我国土地使用权获取的方式有哪些?
土地使用权获取方式主要有出让、划拨、转让三种方式。土地使用权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这里的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权。2011年1月,一则“土地使用期满后会无偿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法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划拨、出让、出租、入股等。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导致土地使用权终止的话,实质上所产生的相应法律后果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例如理论上来说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肯定是需要向民众支付补偿的,但是,在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了以后,国家如果决定要收回土地使用权,这并不需要对土地使用权人支付任何的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 第二十六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
土地使用权终止日期商业用地都有什么原因
194人看过
-
什么是土地使用权终止,有何规定
89人看过
-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终止规定?
363人看过
-
土地使用权的终止基本含义
302人看过
-
什么是土地使用年限,土地使用年限减少的原因?
430人看过
-
商品房土地使用权终止怎么办,商品房土地使用权的归属
400人看过
-
-
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 是什么意思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废止时间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28土地使用权(LandUseRights)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凡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这里的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权。2011年1月,一则“土地使用期满后会无偿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法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
-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终止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15集体土地使用权终止规定是在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线进来之后土地使用权也就终止。国家还没有推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期年限,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年限限制,准建证一般要求2年内必须建设。集体土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
哪些情况会使土地使用权的终止?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3土地使用权的终止正如当今大多数读者来说都存在普遍意义的,它可以让一般读者可以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利碰到相似问题的期间可以坚强,不应因为而感觉家庭的渺小,与此哪些情况会使土地使用权的终止此问题存在基础的,那这么读者也许给出它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同作者一起来处理。
-
什么原因会使法人终止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06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 (一)法人解散; (二)法人被宣告破产;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