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强卖
无业人员汤某、高某因打麻将输了三万余元无法还清,便产生了做买卖的想法。汤某等三人从市场上贩运来一批活鸡,瞄准了来自河南的个体户汪某开办的不饭馆,强迫汪某以每公斤150元的价格购买他们的活鸡,并称他们是当地的土霸王,如果不买在,让汪某在此地经营不下去。在汤某等的威胁下,汪某花了2000元购买了鸡,后报案。
二、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对汤某、高某高价“强卖”活鸡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意见认为,汤某、高某以威胁手段强行将活鸡出售给他人,他们的行为符合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强迫交易罪处罚。本文认为,汤某、高某以胁迫手段,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数倍,强行向他人出售活鸡,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采取了要挟的手段,其实质是借卖活鸡为名,实施敲诈行为,其所得数额达到较大的标准,构成了敲诈勒索罪。
(一)强迫交易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这三种罪名虽然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即都使用了暴力或威胁的手段,在客观后果上非法占有了他人的钱财物,但认真比较,是有明显区别的。
(二)刑法第226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构成强迫交易罪。本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交易事实,且主观上是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强买强卖来获取或推销商品、接受或提供服务。而本案中,汤某与高某主观上并不想贩卖活鸡,只是将出卖活鸡作为诈取钱财的手段,这不符合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三)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客观方面有相似之处,可能都当场使用威胁的方式,迫使被害人立即交付财物。但二者最重要的区别有两点:一是非法取得利益的时间不同,抢劫罪非法取得利益的时间只能是当场;而敲诈勒索罪非法取得利益的时间有时是当场,更多的是在罪犯指定或同意的时间。二是威胁的效果有所不同,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手段是为了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感和压迫感,但是并没有达到不能反抗的地步,被害人在决定是否交付财物上尚有考虑、选择的余地;而抢劫罪中的威胁,是为了使被害人当场受到精神强制,完全丧失反抗的意志,除当场交出财物外,没有考虑、选择的余地。在本案中,汤某、高某要求汪某以每公斤150元的价格买下活鸡,否则汪某的生意就无法在当地做下去。可见被害人虽然受到威胁,并交出财物,但是尚有一定的选择余地,有一定程度的意思自由,即不以高价买下也行,但要做好以后生意上有麻烦的准备,而且汤某、高某并未实施劫取行为,因而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构成特征,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对汤某、高某定罪量刑。
-
鞋子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是否有犯罪行为
461人看过
-
鞋子价格以远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售卖会涉嫌什么罪名
240人看过
-
为索财物在公共场所对他人进行围殴,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460人看过
-
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多少构成犯罪?
359人看过
-
十三种市场价格被列为欺诈行为
500人看过
-
青岛市物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价格诚信建设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通知
464人看过
强迫交易有以下认定情形: 1、强买强卖商品。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6、其他以暴力、威胁... 更多>
-
强迫顾客进行商场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2店员强迫顾客进行交易的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强买强卖商品的;(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
鞋子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是不是就构成犯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19鞋子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出售,不构成犯罪,炒鞋实质上是提高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炒鞋商相互串通操纵市值,涉嫌违反《价格法》等法律。 在我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中,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传播涨价信息,提高价格,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怀疑不正当的价格行为,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罚。
-
-
开车强行闯关撞伤民警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1属于故意伤害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商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多少属于犯规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款,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属不正当价格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法进行严厉查处,消费者发现此类情况,可向物价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