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明确授权子女自主决定抚养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5 02:20:15 376 人看过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可以进行协议,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因此已满八周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由谁抚养。

孩子自己可以接触抚养权吗

孩子自己可以接触抚养权。2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随母亲生活,如果孩子超过2岁,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双方情况作出判决,如果父亲和母亲都想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生活,双方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法院应平等考虑双方的情况,看看哪方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是10岁以上的孩子,法院的判决一般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6: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抚养权相关文章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划分原则:民法典明文规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满两周岁的子女通常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则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抚养义务。若协商不成,父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实际情况及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尊重其意愿。无论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如何,父母对子女都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与义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满两周岁的子女,通常应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抚养义务。如果协商不成,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尊重其意愿。无论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如何,父母对子女都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与义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抚养权如何划分?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抚养权划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
    2023-08-31
    152人看过
  • 抚养权能否由孩子决定?——民法典解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具体归谁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确定,子女年龄不满两周岁的,直接由母亲抚养为原则,年满两周岁不满八周岁,最有利于孩子成才原则分配。年满八周岁的,可以由子女自己决定。民法典规定孩子在哺乳期能离婚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
    2023-07-04
    65人看过
  • 法律上女方对孩子抚养权的明确规定
    夫妻双方离婚的,法院是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例如: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法院一般是判决给女方;两周岁以上至十周岁,法院综合判断男女双方的经济情况来进行判决;十周岁以上的,男女双方条件相差不大的,法院可能会倾向于听取孩子意见。法律上女方出轨有探视权吗女人出轨还是有探视权的。探视权受法律保护。即使是出轨也不能剥夺做母亲的权利,但是对于出轨的人需要注意自己的行动以及行为是否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及健康,如果对方有异议的话,那么法院是有权依法中止探望的,当然如果无缘无故对方侵犯自己对孩子的探视权,那么是可以起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
    2023-07-03
    439人看过
  • 民法典中子女能否对以往抚养费主张权利
    民法典中子女能对以往抚养费主张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读的;(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民法典子女抚养费标准1、抚养费的内容最高人民法
    2023-08-17
    165人看过
  • 民法典儿童自主选择抚养权的年龄
    一、民法典儿童自主选择抚养权的年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离婚以后,如果孩子已满八周岁,则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来决定抚养权的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二、哺乳期内抚养权有什么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亲生活: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的;3、
    2023-04-14
    450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授权:人身权侵权案件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在涉及人身侵权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申请仲裁,但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因此,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就可以申请仲裁来解决纠纷。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那么在涉及人身侵权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申请仲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 仲 裁 法 】 仲 裁 条 件 : 人 身 权 侵 权 案 件 仲 裁
    2023-09-01
    64人看过
  • 子女抚养权执行问题,民法典有何规定
    针对未成年人抚养权问题,是可以进行申请执行的。这是由于法院所做出的判定、裁决以及调解书一旦生效,便立即具备了法律约束力,对于各个相关方都具备强制执行能力,因此所有案件当事人都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文书的规定来履行各自的义务。若当事人未能自觉遵守已生效裁判文书的规定,那么权利方有权依据事实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024-08-05
    267人看过
  • 民法典中抚养权未确定能否要求抚养费
    一、民法典中抚养权未确定能否要求抚养费民法典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所以即使未确定抚养权的,子女也可以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二、离婚子女抚养费的标准夫妻双方离婚,孩子由一方抚养,不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给付离婚孩子抚养费。抚养费包括孩子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离婚孩子
    2023-06-17
    126人看过
  • 子女抚养权确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再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权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条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一)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二)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对于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随母生活发生争议的,应考虑子女本人的意见。一、协议离婚确认抚养权的原则有哪些(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023-03-23
    230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授权:质权人可将质押物租赁吗?
    在质权存续期间,如果经过出质人同意或者质押合同约定可以出租质押物,则质权人可以将质押物出租。如果未经出质人同意或者质押合同约定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押物,则质权人不可以将质押物出租。质权人擅自出租质押物造成其毁损或灭失的,质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法典规定不动产上可以设定质权吗不动产上不可以设定质权。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设定质权的是动产和以下这些权利:(一)汇票、本票、支票;(二)债券、存款单;(三)仓单、提单;(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三十一条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造成出质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3-07-10
    103人看过
  • 如何确定孩子抚养权,子女抚养费如何确定
    对于子女抚养费用的承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第一,抚养费用的承担内容。首先是以双方当事的的协议为准,只要在合法的基础上,双方对子女抚养费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二,抚养费承担的期限。父母双方结婚时有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义务,在离婚后仍然有共同负担子女抚养费的义务。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承担必要的子女抚养费用。第三,抚养费用的范围。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第四,子女抚养费的数额。主要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第五,子女的抚养费的给付期限。自子女出生时起,至子女能够独立生活止,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第六,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方法。一般情况下,子女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对方无固定的经济收入或
    2023-08-05
    445人看过
  • 民法典怎么合法地夺回子女抚养权
    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离婚时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通常情况下法院会按照以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的原则进行判决;但若是想要夺回子女的抚养权,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应该收集自己更有利于子女生活的证据,或是能够证明抚养人不具备抚养子女的能力,比如身患重病、有不良嗜好、未尽到抚养义务等。《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4-08-21
    290人看过
  • 民法典父亲写证明书不要子女抚养权有效吗
    一、民法典父亲写证明书不要子女抚养权有效吗民法典规定,父亲写的不要子女抚养权证明书,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意思真实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就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二、协议离婚孩子抚养费只能约定给到18岁吗
    2023-06-17
    274人看过
  • 确定子女抚养权的标准?
    一、哺乳期内的子女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婴儿哺乳期因人而异,由于《子女抚养意见》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哺乳期内的子女”理解为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父母离婚时,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随父方生活: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如母亲的生活环境明显对子女抚养不利;母亲工作性质特殊,不便于抚养子女;或者母亲违法犯罪,不利于抚养子女等。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二、哺乳期后的子女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对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归属问题,如果父母双方协商无效,则由人民法院综合子女的权益、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作出判决。
    2023-04-16
    62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权
    词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抚养权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人民法院判决小孩子归谁抚养,如何确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6
      人民法院判决小孩子归谁抚养,要从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 2、两周岁以上的没有成年的子女,双方均要求抚养的,有下列情况的可优先考虑: (1)已做了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失去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较长时间,换了生活环境对其健康成长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
    •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离婚时子女抚养权如何确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
      1、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2、总的原则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
    • 依据民法典,孩子多大时可自行决定抚养权?
      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3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也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
    • 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中,如何确定子女抚养权,抚养权和抚养费的归属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0
      抚养权方面,要按照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最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10以上的孩子,要听取孩子的意见.若有两个小孩,实践中一般是一人抚养一个小孩的.没有扶养孩子一方应支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是未抚养孩子一方收入的20-30%。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具体抚
    • 法律授权中与非婚生子女争取抚养权如何确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30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确定归孩子的父母双方,也可以由一方直接抚养,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协议达成一致,按照协议的约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会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