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监护权还能起诉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8:22:15 388 人看过

监护权被侵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监护权侵害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监护权是法定权利,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对于监护人提起的监护权侵权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没有抚养权和没有监护权算不算一个意思

没有抚养权和没有监护权不算一个意思。根据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父母一般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保持不变,任何一方都应履行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监护权不会因离婚而丧失。相反,未取得监护权的一方也应通过支付监护费、行使探视权等教育,间接实现监护权。

二、离婚后有监护权的孩子应该归谁?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父母双方对子女的监护权是平等的,除因死亡、或父母子女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所以,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和承担监护人义务。非因法定事由,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监护权。一般与子女分开生活的一方,通过给付抚养费和行使探望权的方式行使其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三、监护权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

监护权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人身监护权。监护权的人身监护权与亲权中的身上照护权的内容基本相同,具体包括:

(1)住居所指定权。

(2)交还请求权。

(3)被监护人身份行为以及身上事项的同意权。

(4)扶养义务。

(5)对被监护人监督、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6)对于精神病人的特定护养、救治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侵犯监护权如何举证
    监护权是法定权利,如果侵犯他人监护权的,属于违法行为。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因此,监护权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剥夺。对于任何非法剥夺公民监护权的行为,公民均可以依法通过法律途径来追究其民事责任。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孩子关系而产生的,父母双方对孩子的监护权是平等的,除因死亡、或父母孩子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和承担监护人的义务。一、如何取消精神病人的监护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情形:(一)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二)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
    2023-02-10
    221人看过
  • 侵犯监护权是什么罪
    一、侵犯监护权是什么罪侵犯监护权构成犯罪的,可以判刑,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虐待罪、遗弃罪等。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八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除对被监护人实施故意犯罪的外,确有悔改表现的,经其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前提下,视情况恢复其监护人资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同时终止。二、不得作为监护人的人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并依法律规定产生。由于监护人负有监护职责,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关系重
    2023-05-06
    348人看过
  • 侵犯监护权怎么处理
    法律综合知识
    可以起诉到法院,追究对方法律责任,需要收集好证据、写好起诉状等。法律规定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2024-04-28
    113人看过
  • 怎样叫做侵犯监护权
    一、怎样叫做侵犯监护权监护权是身份权的一种,是指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管教与保护的权利。侵害监护权主要指采取引诱或者其他非法手段使未成年子女脱离监护或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探望权人探望未成年子女的行为。侵犯监护权构成犯罪的,可以判刑,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虐待罪、遗弃罪等。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八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除对被监护人实施故意犯罪的外,确有悔改表现的,经其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前提下,视情况恢复其监护人资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同时终止。二、侵犯监护权如何起诉监护权是法定权利,如果侵犯他人监护权的,属于违法行为。非
    2023-05-06
    135人看过
  • 监护人侵权责任起诉怎么处理
    一、监护人侵权责任起诉怎么处理监护人侵权责任起诉的处理是取消监护人资格。监护人可能由于以下三种原因不能承担监护职责:1.监护人不具备监护资格;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将可能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或者已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3.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申请变更监护人的,即有关组织规定指定监护人,以书面或口头通知了被指定人的,应当认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应当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二、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程序步骤有哪些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程序步骤有:1.申请人员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2.申请材料,有关单位和人员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应当提交相关证据;3.撤销监护权案件管辖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由未成人住所地、监护人住所地或者侵害行为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三、哪些人或组织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下列单位和人员有权向人民法院
    2023-04-30
    498人看过
  • 离婚后侵犯监视权怎么起诉
    我们说的监视权,其实应该是法律上父母关于子女的监护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带小孩的一方是有权利去另一方那里探视小孩的,这是法律给予的探视权。如果另一方以各种理由或者借口不让你探望小孩,你是可以去法院起诉,对方侵犯你的探视权。当你在法院以对方侵犯你的探视权为由提起诉讼,法院审查受理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法院会派遣执行人员和你一起去另一方家里进行探视,对另一方进行说服教育,劝解对方不要阻碍你行使探视权。如果对方接受调解,那么则皆大欢喜,如果拒绝调解,说理不通,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取消对方的监护权。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探视权的强制行使,是建立在子女的意愿之上的,(这对子女的年龄有要求,一般为满10周岁),子女如果不愿意见你,是不能强制的。探视权的的出现,是为了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如果,你有影响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是可能被终止行使探视权的。现实生活中,考虑到子女的感受,探视一般是和对方
    2023-04-17
    450人看过
  • 监护人能不能代表被性侵犯的未成年人提起诉讼
    一、王某强奸案(一)案件基本事实被告王某与刘某(被害人母亲)共同生活。双方都有女王,刘晓波前夫梁(2007年出生)的女儿和他们住在一起。2014年1月18日,王某因腿部烫伤出院回家。刘×怕梁某晚上踩到王某的烫伤,便让梁某与被告王某睡在另一间卧室。当晚,被告人王某强奸了梁某。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强行与不满14周岁的女孩发生性关系,已构成强奸罪,应当从重处罚,但他当庭自愿认罪,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被告人王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宣判后,被告人不上诉,公诉机关也不抗诉,因此判决具有法律效力。本案是一起性侵未成年继子女的案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再婚家庭未成年继子女的性侵犯日益成为性侵案件的一个特点。特别是在边远落后的西部山区,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差,再婚后的父母无暇顾及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个人意识和常识,最终导致再婚配偶对未成年人的伤害甚至长期存在,在他们的生活
    2023-05-02
    361人看过
  • 侵犯监护权是不是违法
    法律综合知识
    监护权是法定权利,如果侵犯他人监护权的,属于违法行为。一、离婚后孩子监护权归属关于孩子监护权归属的问题,民法典有关于孩子监护权的规定,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就是说,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孩子关系而产生的,父母双方对孩子的监护权是平等的,除因死亡、或父母孩子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和承担监护人的义务。在夫妻离婚时,法院如何确定父母获得孩子监护权应考虑的基本情形,《民法典》以哺乳期为界原则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孩子的抚养问题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孩子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这给孩子监护权的归属留下了可参考的依据。如果以有利于孩子未来健康成长为原则,如争取抚养权一样,一
    2023-12-17
    137人看过
  • 保护版权:起诉侵权
    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调解或仲裁皆失败的前提下,可转诉讼,或直接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版权侵权纠纷。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权没收违法所得和侵权复制品等财物,制止侵权行为。为了防止当事人的证物受损,可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申请,法院会在48时内做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著作权法规定,如果侵权行为十分恶劣,不及时制止将会严重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可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责令禁止和财产保全措施。版权侵权行为怎么处理版权侵权纠纷是指争议各方,就行为人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各人应承担什么责任等问题而发生的争执。如果发生版权侵权纠纷,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调解、仲裁、诉讼。1、调解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的社会团体/组织,主持、教育、疏导当事人对作品版权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的和解方案,签署调解协议。但是,调解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执行特性,若某一方不遵守“游戏规则”,则调解
    2023-07-05
    395人看过
  • 侵犯商标权罪还能提起民事诉讼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犯商标权构成刑事犯罪的,并不影响被侵权人主张民事赔偿,所以受害人是可以提起诉讼请求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
    2023-04-17
    299人看过
  • 不尽监护责任侵犯被监护人的财产权
    弱智的周某父母去世后,作为他人小姑妈不仅不给予其关怀,反而使用他的医疗帮困卡为自己看病配药。近日,应周某大姑妈的申请,杨浦区法院判决撤销周某小姑妈的监护人资格。周某今年34岁,自幼弱智,未婚。父母均去世后,他便入住昆山市的一个敬老院。2003年12月起,周某随他的大姑妈共同生活。2004年2月法院指定他的两位姑妈为共同监护人。但是,周某的小姑妈并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周某随大姑妈生活后,小姑妈一次也没去看望过他,还拖欠生活费不付。周某的大姑妈曾于2004年两次诉至法院,要求小姑妈给付生活费。不仅如此,周某的小姑妈还擅自使用地区为照顾残疾人而颁发的医疗帮困卡,用于自己看病。为此,周某的大姑妈于2006年1月10日诉到法院,要求撤销小姑妈的监护权。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
    2023-06-11
    225人看过
  • 监护人可否对监护人侵犯他人隐私权
    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监护人也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和教育的职责。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为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并对不当得利人进行追索,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为处分行为时,必须遵
    2023-02-25
    63人看过
  • 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被撤销监护权还要支付抚养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有: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妥善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等。撤销父母监护权是国家保护未成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若不履行监护职责,甚至对子女实施虐待、伤害或者其他侵害行为,再让其担任监护人将严重危害子女的身心健康。撤销监护权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
    2023-05-07
    294人看过
  • 工伤赔偿了还能起诉侵权吗
    工伤赔偿后一般是还能主张侵权赔偿的。但是,对已经获得第三人侵权赔偿的,对工伤赔偿项目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对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器具辅助费和丧葬费等重复性赔偿项目限制不再支付。侵权起诉流程如下: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2、立案:法院经立案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3、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4、证据交换;5、开庭审理;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不服裁定的,自送
    2023-07-27
    97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侵犯监护权应该怎么向法院起诉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22
      监护权是法定权利,如果侵犯他人监护权的,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因此,监护权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剥夺。对于任何非法剥夺公民监护权的行为,公民均可以依法通过法律途径来追究其民事责任。 对
    • 侵犯监护权去哪里投诉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17
      监护权是法定权利,侵犯他人监护权是违法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被监护人非法脱离监护,对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造成严重损害的,监护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因此,监护权不得通过法定程序剥夺。公民可以依法追究任何非法剥夺公民监护权的民事责任。父母是未成年儿童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是基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
    • 侵犯名誉权能起诉吗?怎样起诉?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24
      被人侵名誉权的话,当事人应该准备好诉状和侵犯名誉的证据材料,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请律师代理案件。侵犯名誉权属于普通民事纠纷,法院可以判定被告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用并承担诉讼费用。
    • 侵犯监护权怎样起诉,法律有哪些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14
      侵犯监护权的可以先需要收集好证据、写好起诉状去到法院起诉,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和被告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关于侵犯监护权怎样起诉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能不能起诉变更监护权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2
      可以起诉变更监护权的情形有: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