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承担商标侵权的情形如下:
(1)、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2)、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商标法中主要表现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2、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3、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4、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这四种侵权行为都构成对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商标权人经济利益的损失,这种损失是因为商标侵权人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流入市场使商标权人商品销售减少造成的。这些直接的经济损失是商标权人可以直接了解到的,但商标侵权造成的隐性损失影响更大、时间更长。
-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409人看过
-
侵权人不承担责任的有什么情形?
93人看过
-
2024商标侵权案件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251人看过
-
商标侵权有哪些类型?商标侵权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476人看过
-
以下哪些情形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76人看过
-
侵犯商标权的责任承担分为哪些?
476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商标侵权有哪些情形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22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注册商标未使用抗辩和合法来源抗辩两种。 《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
-
侵犯商标权承担的责任有哪些,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30可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 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行为人销售明知或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商标专用权被侵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2、刑事责任 A、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
-
商标被侵犯对方说无责,商标侵权不承担责任的情形有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311、自助行为,通说是指权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为保全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急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给予救助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暂时的相应措施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自力救济。 2、相关权利(权力)的行使,包括公权的行使和私权的行使。如救火中拆除易燃物,父母对子女的管教。 3、受害人的同意,也称受害的承诺。但受害人的同意的适用不得违背相关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4、自甘
-
以下哪些情形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9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有以下8种: (1)停止侵害,指侵权人停止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 (2)排除妨碍,指排除侵权行为对权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碍。 (3)消除危险,指采取一定措施消除侵权行为给他人合法权益可能带来的危险。 (4)返还财产,指将非法侵占的财产返还给权利人。 (5)恢复原状,指将财产的状况恢复到侵权行为未发生前的状况。 (6)赔偿损失,指支付一定的金钱或者实物赔偿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7
-
贷款担保人不承担责任的有哪些情形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20若是借贷者自己偿还了债务此时贷款担保人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对于任何的民事主体而言,在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形时,只要自己满足向银行借贷的条件,此时就并不会向亲属借钱。若是在借贷时还有其他人愿意担任担保,此时是借贷会更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