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遭受家庭暴力与虐待者的生存现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0 08:04:23 282 人看过

对于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行为的婚姻如果想离婚,可以选择诉讼的方式离婚也可以选协议离婚的方式离婚。

如果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且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协商一致了,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协议离婚;

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就上述问题没有协商好的,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这种情况离婚的,被虐待或者被家暴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给予离婚损害赔偿。

夫妻实施家庭暴力可以要求离婚吗?

对方实施家庭暴力能申请离婚,可以向法院提交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法院判离婚的情形主要是有证据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形。具体情形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23: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家庭暴力相关文章
  • 遭受家庭暴力者的法律保障
    家庭暴力涉及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1、民事责任,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行政法律责任,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构成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通过殴打、捆绑、禁闭、伤害或其他手段伤害和破坏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如下:家庭成员之间采取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如果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023-07-12
    297人看过
  • 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会怎样
    如果夫妻一方存在家庭暴力,则可以通过医院的伤情鉴定、家人邻居等证人的证言、遭受家暴者的报警记录或者有暴力行为的一方的悔过书等证据证明感情破裂。打官司讲究真凭实据,起诉离婚的话需要有证明双方感情破裂的证据,以上文章的内容大致介绍了几类证据,供大家参考,具体要根据当事人实际的情况进行举证,更多相关知识请咨询。家庭暴力法院会怎样判决家庭暴力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根据构成的罪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如果对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法院会判刑施暴方给予对赔偿。
    2023-08-05
    80人看过
  • 虐待算是家庭暴力吗
    从情节是否恶劣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志。根据本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只有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虐待行为一般,情节较轻的,如一、两次的打骂,偶尔的不给饭吃、禁闭等,不应作为虐待罪论处。虐待情节是否恶劣,应当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1)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虐待时间的长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对被害人身心损害的大小。虐待持续的时间长,比如几个月、几年,往往会造成被害人的身心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相反,因家庭琐事出于一时气愤而对家庭成员实施了短时间的虐待行为,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2)虐待行为的次数。虐待时间虽然不长,但行为次数频繁的,也容易使被害人的身心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极易出现严重后果。例如,有的丈夫在妻子生女婴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毒打妻子10余次;有的儿女对因卧床不起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不给饭吃,一个月内就达20余次,等等。(3)虐待的手段。实践中,有的
    2023-04-27
    456人看过
  • 应对家庭暴力与虐待问题的方法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人的处理方式:1、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求助处理;2、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遭受家庭暴力该如何处理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济困难的,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2、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3、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受害方在离婚诉讼中可以请求加害方赔偿。该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4、申请人身保护令。
    2023-08-16
    293人看过
  • 离婚时遭受家暴的孩子的家庭暴力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第二条规定,继母打孩子打到晕厥,属于家庭暴力。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家庭暴力包括哪些行为:妇女在家庭生活中遭受的家庭暴力一般包括身体虐待、言语虐待、心理虐待和待。1.身体虐待:推、甩、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妇女。2.言语虐待: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受害妇女。例如:吼叫、尖酸讽刺、威胁将受害妇女或小孩杀害、扬言使用暴力、大骂对方愚蠢、侮辱、不实的控诉。3.心理虐待:威胁自杀、不准对方使用电话和拥有金钱、逼问妇女行踪、质问孩子是谁的和钱怎么花的止妇女探视其亲人、嘲笑、侮辱妇女的朋友、滥用药物和酗酒、不实的指控妇女有外遇、极度忌妒、无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妇女上学或工作,跟踪、监视、谎言操控人、批评妇女的外表、责备、冷漠以对。4.待:强迫妇女进行性行为、逼迫妇女看或、拒用保险套等等。殴打孩子算不算家暴殴打孩子算家暴吗视情况而定
    2023-07-13
    300人看过
  • 家庭暴力:各种形式的暴力和虐待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有哪些表现?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维权手段有:1、向居居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寻求帮助;2、可以报警处理;3、也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想要离婚的话,可以同时一起收集家暴的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等离婚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023-07-07
    255人看过
  • 受家庭暴力、虐待的受害者通过什么途径保护自己
    1)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调解主要适用于比较轻微的家庭暴力。2)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这种救济方式主要适用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3)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4)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而对于暴力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应保存哪些证据?家庭暴力以加害行为人连续性以及损伤的隐蔽性为主要特征。有些受害者因缺乏多次累积的伤情原始记录和法医鉴定依据,致使民事调解和诉讼困难,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
    2023-06-13
    273人看过
  • 家庭关系中的暴力与虐待如何界定
    一、家庭关系中的暴力与虐待如何界定家庭关系中的暴力与虐待界定是施暴人有针对身体的暴力(殴打)、情绪的暴力(精神暴力)和针对性的暴力(性暴力)的行为。身体的暴力表现为殴打。而精神暴力则是用言语恐吓当事人。而性暴力则是对当事人强行施加性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六条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二、家庭暴力取证是什么样的家暴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取证:1.遭遇家暴后及时去医院开具验伤证明;2.收集被家暴的录音录像资料;3.如果有第三人在场的,可以让第三人作证;4.保留施暴方写下的悔过书、保证书
    2023-10-13
    238人看过
  • 解决家庭暴力或虐待问题的离婚方案
    对于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的婚姻,如果想离婚,可以选择诉讼或协议离婚。若夫妻双方同意离婚,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可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协议。如一方不同意离婚,或未就上述问题协商,可向法院起诉离婚。在这种情况下离婚虐待或家庭暴力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离婚损害。一方犯罪的怎么离婚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依法判决。罪犯在服刑期间仍然享有法律赋予的民事权利,有离婚的自由。但婚姻的一方是服刑人员,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导致其无法亲自去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所以当事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2023-07-07
    156人看过
  • 遭受家庭暴力的危害
    法律综合知识
    一、遭受家庭暴力的危害遭受家庭暴力的危害如下:1.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在我们调查中,多数受害者都是在被施暴时惨遭残害。暴力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2.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不及时有效遏止家庭暴力,受害者本人又不知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忍气吞声、长期遭受暴力的扭曲心态下,采取了法律禁止的手段——故意杀人,酿成恶性事件。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后果,极大的危害了社会安定的局面。3.严重影响、破坏了家庭。在一个家庭中,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必然影响夫妻感情。当妻子无法受其丈夫的暴力时,以选择离婚、离家出走、甚至以暴抗暴等途径摆脱遭受的暴力,致使家庭破裂、毁灭。4.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
    2022-09-13
    94人看过
  • 残疾人如何防范家庭暴力与虐待?
    残疾人在家庭中遭受暴力或虐待时,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予以劝阻、调解。对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对于配偶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的,受害残疾一方还可以以此为由提出离婚。受害残疾者作为无过错一方,还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如果是无过错残疾一方提出离婚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如果无过错残疾一方作为被告参加离婚诉讼,不同意离婚并且也没有基于暴力或虐待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出诉讼。此外,对于实施暴力或虐待的家庭成员,受害残疾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时,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法院自诉。家庭暴力是不是等于虐待?家庭暴力与虐待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虐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要比一般的家庭暴力更为严重;家庭暴力通常
    2023-07-22
    463人看过
  •  家庭暴力与虐待:判断依据与法律规定
    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行为可以被视为虐待。虐待罪的标准包括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然而,如果虐待行为情节严重,将构成犯罪。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应以虐待罪论处。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行为可以被视为虐待。如果虐待行为情节严重,它将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 父 母 教 育 子 女 的 正 确 方
    2023-09-08
    178人看过
  • 家庭成员遭受虐待该怎么办
    一、家庭成员遭受虐待该怎么办1.当家庭成员遭受虐待时,首要的是确保自身的安全。如果虐待行为正在发生,受害人应立即寻求外部帮助,如向邻居、亲友或社区工作人员求助,以制止虐待行为并保护自己的安全。2.受害人应尽快收集证据,包括虐待行为的录音、录像、伤痕照片、医疗记录等,以便后续维权时使用。3.受害人可以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提出请求,要求对方予以劝阻和调解。这些组织通常拥有一定的调解能力和资源,可以为受害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4.如果虐待行为涉及违法犯罪,受害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制止和处理。5.受害人还可以考虑向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寻求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帮助受害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虐待家庭成员的后果虐待家庭成员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后果严重且多样化。根据《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虐待家庭成员的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
    2024-07-11
    133人看过
  • 虐待罪: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
    家暴符合虐待罪构成条件的,是可以判虐待罪的。虐待罪的构成条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1)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2)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这是构成本罪虐待行为的一个必要特征。(3)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如夫妻、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等等。虐待者都是具有一定的扶养义务,在经济上或者家庭地位中占一定优势的成员。非家庭成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虐待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虐待罪的立案标准为,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如果受害人向法院提
    2023-07-10
    37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家庭暴力
    相关咨询
    • 那个家庭暴力与虐待是怎么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间实施身体或精神上的侵害行为,往往由于现实之亲属关系与利益的约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隐蔽性。家庭暴力的侵害行为可包括了实际攻击、伤害、虐待等直接实施暴力或在精神上威胁家庭成员。其涉及的成员可以指:配偶、前配偶、父母、子女、继父母带来的孩子、有血缘关系家人、同居伴侣、残疾者与照顾者、情侣关系。持续性的家庭暴力则属于虐待。
    • 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会怎样
      江苏在线咨询 2021-04-13
      如果夫妻一方存在家庭暴力,则可以通过医院的伤情鉴定、家人邻居等证人的证言、遭受家暴者的报警记录或者有暴力行为的一方的悔过书等证据证明感情破裂。  打官司讲究真凭实据,起诉离婚的话需要有证明双方感情破裂的证据,以上文章的内容大致介绍了几类证据,供大家参考,具体要根据当事人实际的情况进行举证,更多相关知识请咨询。
    • 因冷暴力遭受虐待,离婚时如何取证?冷暴力受害者的证言效力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7
      家庭冷暴力如何取证的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暴力取证,施虐者主要以精神虐待为主,因此家庭冷暴力行为实施的隐蔽性就给受害者取证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困难。冷暴力的受害者不可能如传统暴力受害者一样在身体上留下伤痕。 家庭冷暴力的施暴人实施冷暴力后也很少留下物证。并且处在家庭冷暴力中的夫妻为了维护自己的隐私和所谓的家庭尊严,一般会选择“家丑不外扬”,因此其家事外人无从得知。那么受害者如何寻找证人证言如何证明自
    • 单亲家庭孩子遭受家庭暴力:家庭暴力防治与保护
      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19
      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时,有权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向警方报警或者向当地村委会、居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投诉、反映和求助。公安机关在接收到相关家庭暴力报警后,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措施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并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以协助受害者得到必要的医疗救治及伤势鉴定。若查实该起家庭暴力仅为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依法不应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将对施暴方给予
    • 怎样办理家庭暴力,虐待, 纠纷离婚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0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可以选择诉讼或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