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400万元,数额巨大,应当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销售假酒400万判几年
我国的刑法对销售假酒400万的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如果犯罪分子销售假酒的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那么该犯罪分子不仅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还会被人民法院判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销售假酒400万会按以上规定量刑。
二、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和立案标准是什么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三、犯了职务侵占罪如何减刑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可以适用减刑,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都可以减刑,由犯罪本子或者是监狱提出。
-
15万职务侵占罪应该判几年?
280人看过
-
小区职务侵占案:判决金额高达400万元
189人看过
-
侵占职务款项,要判几年
391人看过
-
职务侵占案涉嫌职务侵占40万会判多少年
277人看过
-
职务侵占十几万判刑多久?
254人看过
-
物流员私卖物流涉职务侵占职务侵占判几年
229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400多万的侵占案最少判几年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7职务侵占400万主犯,构成侵占数额较大, 如果全部退回被侵占的400万,有悔罪表现,也许可以判缓刑。 【2】《最高法院关于职务侵占罪的司法解释》 二、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实施《决定》
-
侵占公司财产400万的时候,财务侵占400万判多少年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2一、职务侵占400万判多少年职务侵占400万元,数额巨大,应当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法律规定第271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
-
涉嫌了职务侵占罪了,职务侵占150万判几年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3按照职务侵占罪最新的司法解释规定,涉案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若侵占150万元,检察院量刑幅度估计在78年左右,若被告本人有自首、立功或退赃退赔等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在检察院阶段阅卷可以对证据予以进一步核实,其中也包括司法审计对于金额的确定是否严谨,定性上是否属于“主观上有占有,客观上利用职务便利”
-
得到15万的职务侵占判几年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5《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
-
2022年职务侵占六万退了款判几年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4《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