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的犯罪行为表现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6 14:04:29 190 人看过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什么是叛逃罪?叛逃罪量刑标准有什么?

犯本条所规定之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叛逃的,携带国家秘密叛逃的,叛逃后发表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言论的,等等。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根据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7日 00: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行为表现
    犯罪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
    2023-03-11
    228人看过
  •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谁怎么对叛逃罪进行认定
    一、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谁?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法典第109条第2款的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也能够构成本罪的主体。二、怎么对叛逃罪进行认定关于叛逃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叛逃罪表现为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也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是叛逃罪民背叛国家罪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要是跨国公民即可。2、在客观方面有所不同。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行为;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二)与军人叛逃罪区别二者主体不同。一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是军人。(三)与偷越国(边)境区别犯罪目的不同,主体身份不同。犯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属于吸收犯。(四)与投
    2023-03-20
    131人看过
  •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谁怎么对叛逃罪进行认定
    一、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谁?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法典第109条第2款的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也能够构成本罪的主体。二、怎么对叛逃罪进行认定关于叛逃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叛逃罪表现为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也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是叛逃罪民背叛国家罪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要是跨国公民即可。2、在客观方面有所不同。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行为;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二)与军人叛逃罪区别二者主体不同。一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是军人。(三)与偷越国(边)境区别犯罪目的不同,主体身份不同。犯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属于吸收犯。(四)与投
    2023-04-28
    252人看过
  •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的主体,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的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3-06-11
    389人看过
  • 犯罪中的连续犯行为分析
    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与该行为引起的不法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意,连续实施数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继续犯:记得把人非法拘禁,是持续拘禁很久,只有一个拘禁行为,也只触犯一个非法拘禁罪。连续犯:一个晚上,或一个星期,连续杀了很多人,每个杀人行为都是独立的,而且犯了几个故意杀人罪。连续犯的连续意图形成连续意图的形成连续意图必须形成于一系列呈连续状态的犯罪行为实施之前,并在全部连续犯罪行为终了之前始终起支配作用。这是由前述两个特性派生的连续意图的又一重要属性。根据这一特性,凡不是在某一特定连续意图支配下产生的犯罪故意及其相应的犯罪行为,均不属于基于该特定连续意图所构成的连续犯的组成部分,具体表现有:1、在某一特定连续意图形成之前产生的犯罪故意及其支配的犯罪行为,不属于以该特定连续意图为必要构成要件的连续犯的组成部分。2、在某一特定
    2023-07-04
    338人看过
  • 哪些行为构成叛逃罪?
    对哪些行为构成叛逃罪,刑法明确规定了以下几个条件:1.构成本罪的人员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如出访的国家机关代表团、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国外进行公务活动或执行某项工作任务的人员等都属于履行公务。对于那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离境探亲旅游或者离职到境外学习读学位的,则不属于履行公务。由于历史的原因,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这一特殊国情,法律对叛逃行为没有限定在国境外,而是规定境外,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边境以外的地域。3.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叛逃行为是为了实现其在境外的个人目的,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则不构成叛逃罪。对符合叛逃罪条件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实施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等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
    2023-06-11
    17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叛逃罪的犯罪行为表现是什么呢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15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 叛逃罪的犯罪行为表现有什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5
      叛逃罪的犯罪行为表现主要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撤离岗位,叛逃或在境外叛逃。根据法律规定,构成叛逃罪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叛逃罪现行犯要怎么处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4
      1、犯叛逃罪既遂的,要这样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一般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
    • 军人叛逃罪量刑标准分析:如何防止叛逃罪的发生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3
      军事叛逃罪的量刑标准规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军事叛逃犯罪客观上表现为军事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自离职、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 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5
      1.犯罪行为按其危害行为形式划分,有两种基本形式,以及第三种危害行为形式,即持有型犯罪。 2.作为是指表现为一定的身体动作的作为。作为是通常意义上的行为,论及行为时,首先指的就是作为。 3.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 4.持有是指对于某些法律所禁止的物品之间存在支配关系的状态。在我国刑法中规定了某些以特有为行为方式的犯罪。例如,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