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理条件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办理材料
三、办理流程
受理
审查
决定
本事项为原件预审事项,若您通过网上申请,最多到现场2次即可办结,承诺时限20个工作日
所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本办事指南中所列明的申请材料的种类、数量和形式要求
1.能当场受理或通过当场补正达到受理条件的,直接进入受理步骤,当场出具受理通知书;2.根据一次性告知通知书内容进行补正后达到受理条件的,出具决定受理通知书;3.收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一次性告知通知书的,从收件之日起即为受理。
所提交的申请是否符合本办事指南中列明的申请条件
下列情形的一种:1.违反诊疗规范,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2.未违反诊疗规范,不予行政处理。
按照审查环节的审查结果作出决定。
1.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2.不予行政处理
四、办理地点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市卫生计生委67号窗口,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路428号,乘车路线为9路、11路、27路公交线路经停。
五、办理时限
20个工作日
六、办理机构
六盘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七、办理费用
不涉及收费
八、法律依据
文章来源: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http://www.gzegn.gov.cn/)
-
六盘水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342人看过
-
六盘水血站监督管理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270人看过
-
六盘水血液制品监督管理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172人看过
-
六盘水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96人看过
-
六盘水护士监督管理工作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199人看过
-
六盘水保健用品卫生监督管理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366人看过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 更多>
-
2022六盘水医疗事故罪客观要件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0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在这里,本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而不是一般过失,即从主观上过失程度之轻重来说,行为人主观上存在严重过失。临床医疗活动本身有特殊的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性,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即会发生不幸后果,如果把一般过失行为确定为犯罪,于情理上有失公平、于法律上则有失于严苛。因此,本罪主观方面是指存在业务过失而不是普通过失。医务人员依照法律承担
-
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医疗费用处理流程?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26一.和解调解程序在双方对医疗事故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可以和解,或在第三方主持下调解。二.诉讼程序1、向医疗机构索赔被拒的,患者或死亡患者亲属有权在发现受医疗事故伤害之日起一年内提起民事诉讼。2、对于患者或死亡患者的家属而言医疗事故鉴定并不一定要由自己提起,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医疗事故适用举证倒置原则,在患方提起民事诉讼以后,院方为了证实自己没有过错自然会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为了降低诉讼风险,
-
六盘水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6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3、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
-
六盘水车祸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06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3、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
-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六条怎么用新疆在线咨询 2022-09-25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