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违约金应当以哪些标准支付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的标准,违约金应当按照双方约定确定。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租赁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标准
租赁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标准具体如下:
1、如果就租赁合同中的违约赔偿金达成协议,将按照约定的违约赔偿金的比例支付。
2、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可以要求变更。约定的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的30%的,可以认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可以要求降低要求。
3、房屋租赁合同中没有关于违约金的协议。违约金应当按照另一方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押金和额外房费应当退还。
4、违约金的支付独立于支付租金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n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n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交了1000定金违约金应当支付标准是什么
73人看过
-
工资支付应当遵循哪些标准?
224人看过
-
违约金的支付标准应该如何确定
476人看过
-
违约金支付标准的规定
480人看过
-
单方面违约应支付的违约金标准是怎样的
91人看过
-
该违约金是否应当按合同约定支付
166人看过
-
按照合同的约定违约应当支付哪些违约金?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16法律并没有规定违约金的数额,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但是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低于造成的损失,也不能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2.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自己实际因为违约行为遭受的损失进
-
按约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应当符合哪些条件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11国家并没有对合同的违约金具体标准做出规定,违约金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
-
交了1000定金违约金应当支付多少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1定金与违约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违约金的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是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低于造成的损失,也不能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2、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但是,如果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
开发商应当依法支付违约金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09延期交房的,业主的救济有: 一、要求开发商尽快交房并支付逾期交房的违约金。广大业主可根据合同中的约定起诉开发商要求其尽快交房,并按照业主的实际损失赔付逾期交房违约金。 二、业主有权解除合同。法律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如果是因为开发商资金链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交房遥遥无期,业
-
劳动者辞职应当支付违约金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3一、劳动者辞职时应注意什么 新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灵活的辞职权,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需要经过用人单位同意,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行使提前30天解除权时,一定要保留好通知凭证。如没有保留下有效的凭证,一旦用人单位否认未收到提前30日辞职报告且主张劳动者违法辞职并提出巨额索赔,则劳动者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不要用直接递交的形式,除非公司能给你签收回执。否则最好是通过邮局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