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法律风险防范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没有金融机构参与的借贷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依法形成的民间借贷关系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形成的利息金额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这种借贷关系形成的基础往往是熟人关系,在金融市场中享有相当的份额,其灵活快速的特点是其他融资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但其缺点也是同样突出,即缺乏监管,但缺乏监管,并不代表无法可管,只要预防措施完善,一样可以用法律的武器来防范风险。
选择合适的借款方是防范借贷风险的第一步。现在民间金融市场上,有很多借贷的渠道,对于债权人来说,即借贷关系中的出借人,首要目标是保证本金的安全,其次才是追求较高的收益,在选择借款人时需要慎之又慎,借款人“资质”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此次借贷行为结果的好坏。所以,出借人应该对此借贷关系的相对方有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资产状况有一定的把握,而不仅仅是对促成此次借贷形成的中间人有足够的了解和信任。掌握借款人资产状况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出借金额的大小和出借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本文不一一详述。
接下来,就是借贷双方商讨借贷细节,签订借贷合同,明确借贷关系。在此强调,要尽量签订完整的借贷合同,而不是简单的以一张借条代替。建立明确的借贷法律关系,是为后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法律解决的途径上扫清障碍,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合同中需要明确的内容有:借款数额、打款方式、借款期限、借款用途、借款利息、违约条款、争议解决方法以及其他需要双方明确的内容。合同条文中的一些细节还是需要注意的,其中约定的利息和违约金条款,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比例范围内,都可以得到法律支持。具体的比例可以参看相关法律及其司法解释的条文。
在签订借贷合同的同时,出借人应当争取取得借款人的其他财产的抵押权或者他人的财产保证或抵押,以为该借款提供担保。当然是否能够争取到担保,是由双方的强弱关系决定的,并非每一笔借款,权利人都能够取得足额的担保,但从债权人预防风险的角度讲,能够取得担保,就多了一份实现权力的保障。
第三步,就是履行上述合同。出借人在合同中的主要义务就是按照双方的约定,及时足额的借出款项,出借人需要注意,在打款时,一定要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将出借的钱款转出,转至约定的账户,同时取得借款人的签收,签收的内容与借款合同中的内容应当准确对应,以将出借人履约的行为加以固定。至此出借人在此次借贷行为中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在借款期间内,出借人仍需注意借款人及其资产情况的重大动向,出现问题,尽早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在上述步骤之外,出借人可以考量成本收益关系,将涉及的法律文书和相关证据通过公证的方式加强效力,增添实现权益的筹码。
市场交易中的任何行为,都是存在风险的,但我们并不会因为担心风险,就避免交易,在兼顾成本收益的前提下,全面的识别风险,防控风险,避免风险变成实际的损失,或者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爆发带来的损失,这就够了。在借贷中,出借人即使因借款人各种原因不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但通过上述步骤,我们也掌握了最后一击的主动权,在诉讼时效内,以法律的武器,通过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因此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甚至因此获得额外的收益。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二十四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公民监督权的实践与探索
213人看过
-
民间借贷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法律适用与实践探索
157人看过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保全:法律规定与实践探讨
398人看过
-
管理民间借贷风险的最佳实践
368人看过
-
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践与探索
170人看过
-
建筑工程索赔管理的规定与实践
258人看过
债权凭证是由人民法院发给债权人一种书面凭证。它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现有财产经强制执行后仍不足清偿债务的,由执行法院向申请执行人发放的、用以证明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尚享有债权的权利证书。... 更多>
-
实践合同与民间借贷的解释是什么怎么回事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14当事人在订立借款合同时一般要对借款数额和利息的多少及支付期限做出明确的约定。正常的贷款业务中,借款利息是在借款期限届满时或者合同履行期间按照约定分批偿付给贷款人。但是在某些贷款业务中,贷款人为了确保利息的收回,在提供借款时就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造成借款人借到的本金实质上为扣除利息后的数额。
-
民间借贷是实践性合同吗,法律有哪些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民间借贷一般是实践性合同。实践性合同是指当事人需要完成一定给付才能生效的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因此民间借贷一般是实践性合同。
-
借贷合同的实践应践行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27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属于实践合同,即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借款合同自提供借款时生效。实践性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指除当事人意思一致外,还必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但是,自然人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贷款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区别不在于一方是否应交付标的物。事实上,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成立和生效时间是不同的。诺成合同自双方意思一致(即达成协议)时起成立;而实践合同则
-
民事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与实践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5离婚财产分割可以采用协议分割或判决分割的方式。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双方存在合法的婚姻财产约定,则应按照约定处理。如果一方拥有婚前财产,则该财产归该方所有。如果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或者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则该财产也归该方所有。夫妻共有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但在必要时也
-
如何判断民间借贷是实践性合同呢?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5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时,合同关系即可成立,依法成立的,自成立时起生效。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双方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时,不需以贷款人贷款的交付作为要件,所以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为诺成性合同。《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该条规定表明,自然人之间就借款达成口头协议或者签订书面合同,双方的借款合同关系并未生效。只有贷款人实际向借款人提供了借款时,借款合同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