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要约有法律效力。当要约到达要约人时生效。要约的生效时间因要约的形式而异:
1、口头要约一般在被要约人理解时具有法律效力;
2、非口头要约一般在送达受要约人时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约意味着与他人签订合同。口头要约一经作出,就能立即被要约人理解。即要约一经作出,即视为到达。因此,口头要约的生效时间是要约的生效时间。受要约人承诺的,合同成立。当然,如果口头要约发出后没有人承诺,合同就没有成立。
违法的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没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协议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
遗嘱口头表达的有效范围是什么?
60人看过
-
非法经营达到法律规定的什么标准
368人看过
-
口头形式的法律行为是用什么表示的?
107人看过
-
口头恐吓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155人看过
-
行政处罚程序是口头表达的吗?
411人看过
-
借款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203人看过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
如何表达口头传唤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3因为根据上述法律授权,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如果公安机关拒绝告知被传唤人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其行为不属于法律授权的旅行职务行为。公民有权拒绝公安机关的非职务行为。
-
法律对动词的意思表达的规定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3意思表示的形式有明示以及默示两种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
离职时口头表达是否有效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7关于劳动者以口头形式辞职是否有效的争议,律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在未来的劳动争端中,用人单位可能会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建议用人单位尽量要求劳动者以书面形式提出辞呈,这样既有利于维护用人单位的权益,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自身的权益。 律师还指出,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无条件自由解除合同,并不涉及任何违约事宜。但是,无论何种解除方式,用人单位都应该在规定期限前提供充分证据来证明劳动者是以口头形式提出辞
-
行政处罚程序是口头表达的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04行政处罚程序是由法律规范所明文规定的,但是根据实际,我们可以知道,在具体的实施处罚行为时,行政机关的处罚行为,只需要口头表述即可,无须采取书面形式。
-
非法经营达到法律规定的什么标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9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