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范围有:
1、员工或其单位提出申请;
2、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登记;
3、15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受理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4、根据申请材料,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调查取证;
5、对残疾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6、由专家组诊断;
7、由委员会鉴定;
8、签发鉴定结论;
9、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及个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劳动能力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有哪些?
工伤叫做认定,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落实工伤待遇的两个阶段。
工伤认定是定性,由社保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行为,确定当事人所遭遇的伤害是不是属于法律上的“工伤”。这是后面一切待遇的基础。因为是行政行为,所以不服的话可以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劳动能力鉴定是定量,看有没有留下伤残、伤残到什么程度。在认定工伤之后,另行申请。它决定了当事人能不能拿到、拿到多少伤残待遇。如果只认定了工伤,没有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或者鉴定了没有达到等级,那么当事人只能要求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停工留薪期间正常工资和必要的护理费,没有伤残待遇。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该委员会是多个部门派代表组成的,这个结论不被看作行政行为。所以如果不服,只能向上一级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没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可能。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
无锡市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的职责负责范围
173人看过
-
探究劳动争议的具体范围和内容
337人看过
-
探索商账追收机构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409人看过
-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途径:一探究竟
95人看过
-
探究消费者协会的职能范围
412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出具证据范围
293人看过
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丧失... 更多>
-
省属地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和职责范围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0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2、制定本地区劳动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 3、对全省各级劳动鉴定组织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处理全省各地、市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
劳动者工伤后停止工作能力鉴定范围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4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提交的材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八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四)
-
劳动能力鉴定范围的法律依据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2《工伤保险条例》 1、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劳动能力鉴定证明的范围和条件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06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 1、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经治疗后,发现确实是因工作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 3、工伤职工的残疾对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影响。《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
-
劳动能力鉴定出具证据范围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1一、工伤伤残等级鉴定2、因病办理病退鉴定3、委托鉴定3-1、非法用工.童工及聘用退休人员发生工伤;三、二、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委托超过工伤认定期限的;三、三、因公负伤职工旧伤复发有争议的因果关系确认;三、四、因公负伤与疾病界限不明的因果关系确认;三、五、外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劳动能力鉴定;三、六、法院、劳动仲裁、信访等部门委托按工伤鉴定标准进行鉴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