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30 05:30:19
52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什么呢
429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目的与影响
81人看过
-
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什么机关?
109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本
132人看过
-
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过程
165人看过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目的包括
25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实施办法全文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21公民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法实施条例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13下列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一)轨道交通、铁路、航空、水陆客运等公共交通运营单位;(二)学校、医院、商场、宾馆、大中型企业、大型超市、幼托机构、养老机构、旅游景区、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三)建筑施工单位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品、病源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四)供(排)水、发(供)电、供油、供气、通信、广播电视、防汛等公共设施的经
-
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13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承担突发事件处置任务的单位,应当及时向公众发布有关建议、劝告,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承担突发事件处置的领导和指挥责任人员不得擅离职守。突发事件可能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影响时,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市人民政府及其授权的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临时停课、停产、停业等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公民、法
-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62条内容是怎么样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19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将突发事件损失情况及时向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保险服务机构通报,协助做好保险理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