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户籍又叫城镇户口,是指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实行二元体制时,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若在工矿企业工作,则被称为“城镇职工”。以上“市民”或“城镇职工”所拥有的户籍称为城镇居民户口。
相对于城镇户籍来说的。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实行二元体制时,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若在工矿企业工作,则被称为“城镇职工”。以上“市民”或“城镇职工”所拥有的户籍称为城镇居民户口。城镇户籍之外的统称为非城镇户籍。
与非农业人口两个等级,因而实际上是一种等级性身份制度。正是依据这一制度,政府限制农村居民自由流入城镇———其实,户籍制度同时也限制城镇居民流向农村,限制城镇居民在不同城镇之间自由流动。因此,户籍制度的本质是取消迁徙权。
在这一制度基础上,政府在全国户籍中不平等地分配权利和福利。政府把数量特大的农民排除在外,利用财政资源,为数量较少的城镇人口建立了一个特权性的福利体系。一个官方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到今天,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有20多项,涉及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
一、城镇户籍的优势
户籍制度形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国家计划体制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它把全国居民区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个等级,因而实际上是一种等级性身份制度。正是依据这一制度,政府限制农村居民自由流入城镇———其实,户籍制度同时也限制城镇居民流向农村,限制城镇居民在不同城镇之间自由流动。因此,户籍制度的本质是取消迁徙权。
在这一制度基础上,政府在全国户籍中不平等地分配权利和福利。政府把数量特大的农民排除在外,利用财政资源,为数量较少的城镇人口建立了一个特权性的福利体系。一个官方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到今天,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有20多项,涉及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
户籍制度的这种身份制性质,让城镇户籍具有了溢价。因为农村居民不享受政府福利,城镇居民则可以享有一定福利,这样,相对于农民,城镇户籍就具有了非常高的价值。同样,大城市户籍对于小城市的城镇居民也具有不菲的价值。户籍在黑市上的交易价格,比如向有关人员行贿的支出,大约可以代表其实际的价值。今天,农民要交出的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大约也可以代表城镇户籍的价值。
-
户籍类型城镇和非城镇的区别
258人看过
-
关于是否城镇户籍的区别
433人看过
-
人才落户是户籍城镇化吗
253人看过
-
城区户籍是否包括乡镇居民?
391人看过
-
外埠城镇和本市城镇户口性质的区别
251人看过
-
了解城镇户口和非城镇户口的特点
381人看过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中国户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农业户籍,也就是农村户口;另一种是非农户籍,也称城镇户口。... 更多>
-
户籍类型城镇和非城镇的区别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27城镇户籍和非城镇户籍区别是:城镇户籍又叫城镇户口,是指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实行二元体制时,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城镇户籍之外的统称为非城镇户籍。
-
城镇户籍政策?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21城镇户籍办理程序:准备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材料;去迁入地的派出所确认户口的嵌入,拿好新的户口本和开具的户口变动单;拿好户口变动单去所在社区居委做好登记就可以了。关于城镇户籍办理程序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城镇户口是否有地籍?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3如果是农转非人员,在30年不变政策以后转非的,根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可以暂时拥有土地.也就是,原来有地的可以有地,原来没有地的不可以再分地.他们的地可以转让转包.2,城市户口人员也可以到农村去承包租赁土地耕种.
-
城镇户籍办理程序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0一,农转非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 1,在城市买房落户, 2,可以跟非农户口的人结婚,通过夫妻投靠来实现。 3,如果你是学生,还可以考取大学来实现。 4,还可以找个有户口挂靠资质的单位把户口靠挂到单位来实现。 5,如果你有亲属在市区,当然也可以通过亲属投靠来实现农转非。 二,以在城市买房实现农转非为例(各地户籍政策略有不同,需要提供的资料以当地为准) 购房人员本人及直系亲属户口迁入落户 对在我市购买商品
-
如何区分农村学籍和城镇学籍?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5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划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户籍为基础,农业户口为农村居民,非农民为城镇居民;二是以居住地为基础,居住在镇县级以上城市区域内的划为城镇居民,其余划为农村居民。在两种定义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是可操作的,也符合我国公民在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被广泛采用。第二种方法由于区域范围难以界